小瓜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9-06 06:45

忌停利不停損

忌停利不停損
2009-09-06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無論是購買海外股票、海外ETF或者是海外基金,凱基投信國際部協理郭瑞玲自己設定的停利目標為「至少獲利20%,才贖回」,因為她認為「投資基金停利也停損勝算才大!」
郭瑞玲表示,以她的投資經驗,一開始挑選投資的基金類型,必定是看好此基金長遠的成長趨勢,因此有累積一定獲利時,會先贖回獲利部分,以償還身邊的貸款,本金則會放著持續累積;相對地,若是遇到下跌時,累積跌幅超過20%,則會將本金贖回,但採取不停扣的方式,再持續採取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的操作模式。
除了停損停利,在市場悲觀之際勇敢進場也是投資致勝的關鍵!
郭瑞玲回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當時因為亞洲貨幣大幅貶值,造成信用資產與股票價格大跌,資金轉去避險,因為過度的賣盤導致股票投資價值浮現,也相對出現絕佳的投資時點,後來發現如果當時能夠克服投資的恐懼心理及冷靜的分析準備進場的時點,相對獲利的空間就會變大。
有了過去的經驗,這次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之初,她便率先將部分資金移進政府公債以搶得先機,果不其然,各國政府為求景氣復甦,率先祭出的第一招就是「降息」,公債價格也不斷翻揚。之後她也陸續加碼了亞洲區域型基金,目前和高收益債券基金,帳上約有三成以上的報酬。
至於基金的操作,郭瑞玲強調,投資基金最忌諱「僅停利卻不停損」,一般投資人大部分的停利停損約在20%~30%,看每個投資人的風險承受程度而定,對她來說,20%是她檢視是否立刻作停利停損幅度。
但當投資人決定是否停損時,就要看投資人認為目前投資的標的物的未來走向,若只是短波修正,就可以採取不停扣的方式,持續定期定額逢低加碼;若投資人認為是長線空頭,就可以考慮贖回後再尋求新標的。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