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ten 發達公司副總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30 10:41

尋找新藍海 台灣廠商瘋機器人

為尋找電子產業領域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台灣廠商紛紛開始將目光聚焦在新興的機器人領域。根據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Robotics Association Taiwan,ROBOAT)的統計,由於有不少廠商的參與,在2008上半年,台灣業者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已達1.92億美元,其規模較一年前成長了17%。
台灣機器人製造商的目標是在全球市場取得一席之地。根據國際機器人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統計,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每年有170億美元的產值;其中工業用機器人的需求數量預期將由2006年底的95萬1,000台,在2010年提升至117萬3,300台,平均年成長率達到5.5%。
至於娛樂與休閒用機器人市場,則預期會在2007至2010年間成長更快,達到2006年底100萬台左右數量的兩倍。
在日前於台北世貿舉辦的「台北國際機器人展(Taipei International Robot Show (TIROS)」上,吸引了威盛(Via)、鴻海(Hon Hai)、微星(MSI)等台灣知名廠商,展出了他們的機器人相關解決方案。其中威盛發表了採用其主機板與晶片的三款小型「娛樂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是由一家台灣機器人開發商PlayRobot (飆機器人專賣店) 所設計。
在一款名為Johnny 5的機器人中,採用了威盛的Pico-ITX主機板以及VIA VX800晶片組,是採用由Lynxmotion出產的機器人工具套件所組裝而成。另一款戰地協助撤離機器人( Battlefield Extraction-Assist Robot,BEAR),則是採用威盛的EPIA Mini-ITX主機板,主要是支援戰場上的軍事救援任務,可負重600磅。
該款簡稱「BEAR」的機器人採用Linux作業系統,由具備動態平衡性能的液壓系統所控制,能在建築物、平地或是階梯地形活動。
威盛嵌入式平台部門副總經理Daniel Wu表示,該公司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著重於微型化、功能整合以及省電等特性,因此能提升機器人的多用途性以及行動力;而威盛的處理器平台無疑可在這個機器人新時代扮演核心角色。
主機板大廠微星的消費性電子業務部門產品經理Charles Wu則表示,機器人顯然是下一個大型產業,而且在現今社會人口結構改變的情況之下,將成為吸引更多業者投入的魅力產業:「高齡人口增加以及低出生率所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將會產生對於娛樂機器人以及智慧型機器人的需求。」
微星早在五年前就投入機器人研發,目前正在開發娛樂機器人。此外鴻海精密工業也已經投入機器人技術領域,不過主要是為了提升該公司的內部的生產能力,還未計劃將相關技術商業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