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0-05-22 16:54

股價狂飆99%!金萬林憑什麼敢當「生技界台積電」?

股價狂飆99%!金萬林憑什麼敢當「生技界台積電」?


遠見雜誌
江星翰
2020年5月21日 下午 05:48

10 則留言
美國FDA讓「金萬林」一夕成名,股價一飛沖天,連法人圈都在瘋找的神秘推手、金萬林董事長陳惠娥接受《遠見》專訪,揭開環保包材廠躋身新冠檢測廠的內幕。
檢測國際隊出線!國內基因檢測廠金萬林和美國客戶申請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許可,消息一出,5月21日股價創新高,股價站上97.9元,大漲逾99%。
這家位於新北汐止遠雄U-TOWN第30樓的公司,在這波疫情中變得門庭若市,法人圈全都跑來。
大家都好奇,金萬林靠玉米環保包材起家的公司,默默無名16年,憑什麼發下豪語:要當生技界的台積電。
第一次轉型》設下陳惠娥障礙,連中研院都愛用
金萬林掌門人陳惠娥,是引起資本市場高度矚目的大黑馬。她自嘲,「我屬馬,當時董事長的朋友還送我一匹馬,他說我是黑馬。」她在2006年接手金萬林以來,不斷超前部署,總算讓家族企業攻進美國市場。
其實,金萬林由陳惠娥的公公在2004年一手成立,為改善環保包材成本問題,2006年陳惠娥決定返家,扛下家族企業轉型重責。
金萬林切入檢測市場,也是歸因於陳惠娥在學生時代專攻分子生物,畢業後被國際檢驗儀器Applied Biosystems延攬,一路從基層爬升至業務經理,長達七年時間。
業務出身的她,以「我的狀況永遠沒有最差」為座右銘,面對任何挑戰總能逆境求生,「我眼中看到的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利基。」

<img alt="金萬林董事長陳惠娥。張智傑攝" class="Maw(100%)" src="https://s.yimg.com/lo/api/res/1.2/d2pTWW_QlQJx2m18.EM9xg--~B/YXBwaWQ9eXR3bW9uZXk7c209MTt3PTgwMA--/https://media.zenfs.com/zh-tw/gvm.com.tw/f3e7ff3e45fae33fac89ead9298bc421" itemProp="url"/>
檢視相片

金萬林董事長陳惠娥。張智傑攝
更多
金萬林董事長陳惠娥。張智傑攝
陳惠娥接掌金萬林之後,瞄準的第一步就是向前東家Applied Biosystems爭取代理檢測儀器和試劑,讓金萬林由環保材料事業轉型成檢測代理銷售商。
2012年發生大學教授假發票爭議,導致很多研究計畫停擺,生技教授購入檢測儀器的需求下滑,一度衝擊金萬林的營收,但陳惠娥逆向思考,「既然環境不好,那我們趕快趁機多抓一點品牌來代理,至少市況恢復時,我們還是會賺錢,」當時金萬林主動出擊,成功爭取到更多品牌代理權。
至今,金萬林緊握逾10家國際檢測大廠代理銷售權,不論在學校、醫院、實驗室、中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都有金萬林代理的產品。
業界人士分析,研究室檢測儀器的精準度非常重要,只要好用就繼續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太會選擇更換儀器品牌,「這就是金萬林的優勢,」業界人士笑稱,手握眾多國際檢測大廠代理權,讓金萬林設下「陳惠娥障礙」。
第二次轉型》超前部署精準醫療,搭上新冠順風車
「COVID-19檢測對我們來說,換湯不換藥、材料都一樣,只是病毒基因序列不一樣,」專業出身的陳惠娥,端出國際研究期刊指出,目前市面上快篩,不論是抗原檢測或抗體檢測都有空窗期的疑慮,惟核酸檢測可全面性檢出,就連無症狀者也不例外,「我們十幾年來選擇的就是核酸檢測」。
但核酸檢測並非萬無一失。「我們的試劑盒,有放自己合成的人類標準檢體序列,進行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可檢視是否採檢成功,也能避免時陰時陽的問題。」陳惠娥笑說,這些檢測開發其實很簡單,卻是阻絕疫情非常關鍵的一步。
她口中的「簡單」,其實花了六年時間。
「我發現精準醫療愈來愈重要,2013年最新分子檢測『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問世後,這套技術輸出量相當大,客戶很難快速消化,我們就自己投入開發檢測自動判讀套組,」陳惠娥從客戶服務的談話中看見精準醫療新趨勢,2014年成立生資部門,隔年更名精準醫療部門,「我們比美國前總統歐巴馬2015年倡議的精準醫療還早。」
既使扛下董座職務,陳惠娥仍持續將「客戶服務」列為自己的KPI,馬不停蹄四處奔走,「拜訪客戶就像交朋友,解說儀器使用,也能了解客戶需求,還能交換國際最新檢測技術。」
經營客戶對她而言,就是超前部署下一次商機。
這次新冠肺炎,金萬林發揮盟友串連的力量,以自家開發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與自動判讀套組」,前往美國病理醫生協會(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 CAP)認證的實驗室PacGenomics,並以美國基因檢測大廠AGI(Arbelos Genomics Inc)作為通路,三方合作打入美國檢測市場。

<img alt="金萬林SARS-CoV-2 detection kit 是以RT-PCR為平台的核酸檢測技術。張智傑攝" class="Maw(100%)" src="https://s.yimg.com/lo/api/res/1.2/R5mp.jzOkUEZFDZTnPEYmw--~B/YXBwaWQ9eXR3bW9uZXk7c209MTt3PTgwMA--/https://media.zenfs.com/zh-tw/gvm.com.tw/ab2e876cd7c2fe1b9ed341f42193a066" itemProp="url"/>
檢視相片

金萬林SARS-CoV-2 detection kit 是以RT-PCR為平台的核酸檢測技術。張智傑攝
更多
金萬林SARS-CoV-2 detection kit 是以RT-PCR為平台的核酸檢測技術。張智傑攝
陳惠娥誓言:金萬林要當生技界的台積電
2017年興櫃的金萬林,在這波疫情初嚐股價甜頭,但陳惠娥的企圖心更大,早在疫情爆發前,瞄準人口超過3億人的美國市場,規模相當於台灣的14倍,祕密武器正是「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在美國有政策保護,癌症患者用藥前必須接受基因檢測,加上有保險政策,價格相對便宜,反觀台灣依循健保制度,高價讓患者縮手,使用意願低。」業界人士認為,金萬林瞄準美國市場其來有自,再者生技規範多半依循美國FDA,若能取得相關認證,反而有利布局更大的生技市場。
陳惠娥強調,現階段的金萬林持續擴大營收規模、提高獲利能力,考量台灣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打開美國市場才是當前重點,「美國人力和實驗費用高,台灣相對便宜,我們就要以『小米機』對抗『蘋果』。」
業務起家的她,成功以代理檢測儀器和試劑為金萬林締造第一次轉型奇蹟,如今,以自有品牌布局的精準醫療事業,能否再創讓國人驚豔的成果?陳惠娥笑說,「我們要用台灣技術布局美國市場,成為生技界的台積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