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達公司經理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08-24 23:32
念珠簡介
念珠的作用
念珠又稱作佛珠,數珠等,是念佛時紀錄的工具,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捻念珠誦經持咒念佛,能生諸種功德,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文原語有四種,譯成中文意思是︰數珠,珠鬘,念誦鬘,珠之貫線,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亦是後來演變成念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念珠,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創,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念珠的記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經記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但在密教中念珠卻是極受重視。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主要內容是講述持珠念三寶之功德,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念珠的種類
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也是我們目錄中所分的手珠、持珠及掛珠。
手珠 -- 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隨時拿在手上掐捻念佛,顆數除了常見經書所戴的顆數外,亦有視乎手腕粗幼及珠 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 -- 一般是用較大顆的珠子,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顆數也是視乎珠子的大小按經書記載顆數穿成。
掛珠 -- 掛在頸上的佛珠,一般是一百零八顆,通常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會中人專用之物,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頸上。而一些較細粒穿成的掛珠配戴,而在家佛弟子較少配戴,不過因為經書及律制也沒有說明佛珠是出家則較多人拿在手上或撓在手上隨時掐捻念佛。我們為了方便介紹,所有一百零八顆的念珠也稱為掛珠,但一些較細的不一定可以戴在頸上,敬請留意。
念珠的顆數
念珠的顆數各本佛經所記戴也有不同,現舉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參考︰
1.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1080, 108, 54, 27 顆
2. 木<木患>子經 108 顆
3. 陀羅尼集經 108, 54, 42, 21 顆
4. 數珠功德經 108, 54, 27, 14 顆
5. 文殊儀軌經 1080, 108, 54, 36, 27, 18 顆
按「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 說法最上品是 1080 顆, 上品 108 顆,中品 54 顆,下品 27 顆,而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說,而非出自經典所戴,現將常見的顆數意義簡述如下︰
1080 顆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 1080 種煩惱,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天上,即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是︰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108 顆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樂、捨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 --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三份。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六份。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顆 (亦有二顆),母珠又稱達磨珠。數取 (亦叫隔珠,間珠) 用以分隔一定顆數的佛珠。記子又稱弟子珠,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多以十顆為一小串,表示十波羅蜜,捻珠念佛滿一百零八次時即撥動一記子以為紀數。如在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稱為助明、淨明、維摩、補處菩薩。記子留是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質料
念珠的質料是品種繁多,由礦石、果質、骨、陶瓷等等都有,個人可以自己喜愛選擇,而一些經書亦有記戴念珠制造的用料,現開列其中一部份供參考︰
陀羅尼集經 -- 金、銀、赤銅、水晶、木<木患>子、菩提子、蓮花子等七種。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 菩提子、金剛子、真珠、蓮花子、金銀諸寶及以上諸材料
合成等。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 香木、<金俞>石、銅、鐵、水晶、真珠、蓮花子、金剛子、
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
般若經 -- 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
現將各質料念珠分類簡述︰
金、銀 -- 金、銀所造的念珠較為少見。
琉璃 -- 琉璃是珠或玉石的一種,與今日的玻璃是不同,多用作制造各類器皿,有不同的顏色,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會被它的顏色同化。
硨磲 -- 硨磲是海中的大蛤的殼打磨成珠。
瑪瑙 -- 瑪瑙是結晶石英,次玉石類,有很多不同的顏色,包括常見的黑色,紅色、原色、灰色、天眼石等等,因它也是佛教七寶之一,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類。
琥珀 -- 琥珀本是一種樹脂,因藏於地下千萬年而成,火燒有香味,中國古代亦有用琥珀作藥,琥珀因出產地及環境不同而有很多種類,有透明金黃色的金珀,不透明黃色的蜜蠟,朱紅色的血珀,黑色不透明的瑿珀,還有內含雜物的花珀等等。琥珀歷來被視為珍寶之物,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珊瑚 -- 珊瑚是產於海中由動物所分泌的石灰質,主要是紅色,因是經歷千萬年而成,故被評為寶石類。一般人認為珊瑚是有驅邪及逢凶化吉的功用。
菩提子 -- 菩提子是一種叫川殼的草木植物所結的果實,而非菩提樹所結的果,菩提樹所結的果實是叫金剛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實,按表面花紋分為有︰星月菩提、草菩提、鳳眼菩提、龍眼菩提,另不同地方出產亦有分為︰天竺菩提、天台菩提等等。
金剛子 -- 金剛子是由菩提樹所結的果實。
玉石 -- 中國人愛好玉石,所以亦有用玉石來造成念珠。
寶石 -- 寶石種類極多,常見用作念珠的有︰虎眼石、青金石、金沙石、綠松石等等。
果實 -- 能用作念珠的果實常見的有︰木(木患)子、摩尼子、陀羅尼子、太陽子等等,較罕有的是︰緬茄、五眼六通等等。至於果實的核亦有用作念珠,但一般都會刻成花紋或羅漢,常用的有桃核及橄欖核等。骨角 -- 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等都有用作念珠,而且多會加上雕刻,不過近年象牙及犀牛角的念珠因禁售已是很少有售。
陶瓷 -- 陶瓷念珠多是繪上佛像、菩薩、羅漢等,因陶瓷易碎,一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鑑賞之用。
水晶 -- 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礦物,有不同的顏色及種類,亦是極受歡迎造成念珠的質料,一般水晶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髮晶、茶晶等等。
竹、木 -- 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而木的念珠亦有很多種類和普遍,包括︰紫檀木、沈
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其他 -- 包括玻璃、塑膠、合金等等。
念珠的持用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開始,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一遍即用心捻掐一顆念珠,間珠不算,如有記子每捻珠念佛滿一串珠時即撥動一記子,而捻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而逆向而回,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各念珠表示觀音,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故捻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否則即犯越法罪。
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對持念珠有一定規定外,其他的記載大多沒有嚴格的規定,如對持珠及念珠有個別問題,可請示經常出入的道場出家人或前輩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不要被物所繫,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要多少顆數,要如何掐捻,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念珠也是相之一,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參考資料: 自在居藏書)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初學者如何選用念珠?)
◎佛珠或念珠梵語為『瑪那』(Mala),是用作誦佛號或誦咒等之計算用法器。證量與境界高的大行者,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法器工具。對凡夫佛子而言,如果對所作修持次數有個計算,對生起精進心會有幫助,所以可以用這些法器。
佛珠的珠頭代表佛寶,貫串整串珠的繩子表義法寶,小珠表義僧寶,所以一串佛珠就表義了三寶。珠頭(即較大的一顆)代表佛之色身,它上面有一個錐形的珠頂,代表佛的法身,珠穗則是並無特別表義的加飾。佛珠以108粒為宜,但也有110粒等的組合。
在傳統上,有多種佛珠質料之要求,例如修息災法用白檀香珠、修攝懷法用紫檀木珠等,其形狀也有不同,數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持珠的手指也有不同要求,甚至串珠的繩之質料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這些繁複的細節,我們初學者不需全跟著去做。一般來說,用108珠之菩提珠就可以了。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菩提珠本身的堅硬特質又有吉祥的表義,所以菩提珠適合作任何法門的修持。一般人有一串菩提珠就很足夠了,不需刻意購買幾十條不同質料的念珠。佛珠是用來修持的,如果有幾十條佛珠卻不修持,又有何意義呢?
格律派的僧人,一般都用原始的原木佛珠,尤其喜歡用代表文殊的六把慧劍之五台山六道木佛珠。
這種珠十分平宜樸實,但又表義了大智文殊之加持,所以特別受學僧之歡迎。對修持觀音法門的俗家人來說,用石英水晶珠或蓮子制珠則也是特別適合的。
有些人的佛珠配上間珠或一對小數珠串,這並無不妥之處,但格律派大寺的僧眾是不容許在佛珠上加上這些額外飾物的,也不可以用寶石製的佛珠。只有年資久的寺僧,才可以在自己的佛珠上加上間珠及數珠等。此外,佛珠不是一種世俗的飾物,所以不需用貴重質料的珠串,也不需把它掛在頸上裝飾。在古印度傳統中,並沒有把佛珠掛在頸上的習慣。
如果要仔細分類的話是會分成 息增懷誅 四種種類所用的 珠子: 水晶、木頭、珊瑚 等等。 然後呢再依據其用途而有不同的持念佛珠的方式,簡而言之,即念珠因為其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顏色且其持的方式亦有不同。
譬如說 你想持的咒是屬於寂靜尊的- 綠度母、觀世音菩薩 等等 就可以持 水晶的念珠。
但一般來說 如果沒有分那麼清楚的話,持 "菩提子"的佛珠 即可。
故事:當佛教的佛珠遇到天主教的念珠
在泰北的山村裡,有座頗具規模的禪宗大廟,是新竹潮音禪寺的真頓大師發願建立的。紅瓦白牆,高大的門坊矗立在蘢蔥綠意的河谷台地上,白天溪聲潺潺,晚上蛙聲隆隆,迴響在山谷之中。尤其是那鼓噪的青蛙雄兵,起初連入睡都難,第一次去泰北教書,就住在這座難忘的寺廟裡。
原來山村裡,從來沒有國外的老師來教過,當地人以最好的住處來接待我們。那兒有位如虛師父,負責我們的生活所需。她才廿出頭,清秀開朗,第一次教她唱華語民謠,我們甚至一起唱到深夜,還欲罷不能!聽得放牧的山豬都睡不穩,也來湊熱鬧,把屋外的花圃蓋滿了蹄印,花花草草當然也跟著東倒西歪!
如虛是女尼,父親因為戰亂,從雲南輾轉流離到緬甸,後來瘋了,無法養家,而她的母親在她小學畢業時,就到泰國出家了!她沒再唸書,照顧弟妹成長,到了廿歲左右也出了家,如今在廟裡最大的願望是讀書,最好能到曼谷的大廟去學佛。因此,她很認真的上晚間中文學校的課程,學高年級的數學和華語。因為她好學又勤奮,連她那一班同學,都受到她的感染。白天趁我們住在廟裡,她像海棉一樣,有時間就問,什麼都想學。
第二次再去泰北,她已經是那間廟的住持了,兩年多不見,她精進良多。山村裡學習不易,然而她房間裡的四個大字【以戒為師】,為她的成長做了鮮活的註解。她依然熱誠的接待。更加勤學好問,招待來往投寺的僧侶和過客。那時的禪寺,已受過泰國皇家的親臨護持,名聞遐邇:但如虛不見驕矜欲是更加沈穩歡喜,她仍抽空帶我們去看罌粟花田,而且一起去拜訪貧戶老兵於是在那些山間簡陋的茅屋中,出現了有趣的供桌奇景、觀音菩薩身邊掛了天主教的玫瑰念珠!尼姑不介意,村民不介意,我們一起合手互禱。
第三次邂逅聚首,那兒的中文學校已蓋好了水泥的大禮堂、教室和老師宿舍,是禪寺贊助的,為了紀念白豪大師。我們當然不能再住廟裡了,如虛也有了一輛本田機車,她如同踩了風火輪一般,載著她的徒兒,一會兒去整理山上的梅子園;一會兒去山下採買。然而一有空,仍抓住難得的機會,請教國三的幾何代數。雖然她反應慢,只要老師有空.她可以一個上午邊聽邊算,亳不含糊。
一天拜訪華人村,在回來的路上,瞥見附近山腰間,有座阿卡人的寨子,來了三次,華人村的房子,水泥樓房愈蓋愈多,只有這阿卡村,多年來仍一成不變。於是好奇的爬過陡峭的山坡,去拜訪他們。【阿卡村多在五十度以上的山坡間,連機車都不易騎上去。】
迎面而來的是一群小孩,身上、手上拿的玩具,足以令人退避三舍T金龜爬在胸前,獨角仙、小蛇捏在手上,比手畫腳的告訴我們【不怕不怕ㄛr的】。這時走來一位阿卡青年,拄著竹棍當拐杖,右腳的大腿腫得如同象腿;起先以為他要錢,經過翻譯才知道他想治病。那天剛是星期六下午,我們答應他,星期一再帶他去附近的診所看醫生。於是下山之後,把此事和如虛商量,她可真是人病己病,晚餐後就帶一位大嬸來L是赤腳醫生,說要上山去醫病,走了一段山路.實在太黑又遠,才約好明天一大旱再上山去。
這位大嬸是傜族祖傳的草藥郎中.頭上裹著布巾,腳上穿拖鞋;腳趾頭誇張的訴說著她的辛勞!還好一口雲南話還聽得懂。隔天一大早,才剛上山就聽路邊小店的人說那位阿卡弟下山,說是要回緬旬去,要死也要死在家鄉。我們又分頭立刻去車站和沿路追人,幸好車還沒有來,把他帶回大嬸家,這位赤腳郎中一居然說用那一種草藥,五天即可消腫,但要住他在那兒吃藥和敷藥。錢則隨便我們給。在大嬸的芧屋裡,病人坐在病床上,我們佳小凳子,聽這位草藥郎中的草地醫法,除了草藥還是草藥,我哪會相信?一臉錯愕,但一時又找不到別的大夫,既然如虛師父介紹.也就姑且一試。
三天後腫居然真的消了,五天後.那位阿卡弟不用拐杖,能夠下床走路竟然只用掉五百元泰幣和一堆不起眼的藥草,讓阿卡弟病癒。這時,我們也要離開這山村了,正準備拿五佰元給阿卡弟補補瘦弱的身子,因為他病了月餘,無法工作。然而如虛師父建議先替我們保管錢,要確定阿卡弟不吸毒,開始工作後,才要把錢給他。她語重心長的說:【你們隨緣喜捨為的是行善助人,卻也可能給我們在地人帶來困擾。尤其是面對吸毒的人,給他錢,等於害人害己。這兒的人吸毒出於無知,毒癮一發,會鬧得廟裡都不得安寧。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給錢,即使來乞討者,都要他們幫忙搬河裡的石頭來填地,按桶計酬。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活出生命,更活出尊嚴!我們捨得讓眾生,從苦中自己走出來。展現出我們在地人眼見耳聞的歡喜活力!】
臨走前把隨身的念珠送給阿卡弟,我們語言不通,看他一臉愁容,不是為病,而是為別離,他把念珠掛在胸前,雙手合十拜謝。望著如虛師父的佛珠和阿卡弟身上的佛珠,愛與信仰的能量,不勞語言文字,早已超越文化與宗教的隔閡,迥盪在佛教國度的深山之內。刻在彼此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