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世界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3-31 10:55

排隊群聚不會成防疫破口?李艷秋點出隱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定對日後未保持社交距離者開罰,引發外界關注!對此,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提及她有多次排隊買口罩的經驗,她說指揮中心說要制定「社交距離」,並對違者開罰,她百分百給讚,但若排隊買口罩的現象依然存在,如果對大眾,尤其外籍移工的教育沒有落實,如果老人家及弱勢的口罩供應無法改進,就無法保證排隊群聚不會成為防疫破口。

李艷秋在臉書指出,她有多次排隊買口罩的經驗,根據她親身觀察發現,藥局在街上居多,各家規矩不一樣,有的先拿號碼牌,再依藥局規定的時間去買,缺點是要跑兩趟,優點是不需要排太久;有的藥局每天固定時間發口罩,先來後到,售完為止,一小時前去排隊基本上都一定有,但之後的機率越來越低,也可能排了半天到你的時候剛好賣完了,好處是不需跑兩趟,缺點是要排很久。

李艷秋提及,隊伍裡老人家和外籍移工的比例相當高,看到老人家拄著拐杖,刮風日曬下雨,帶著水壺背包雨傘一站近一小時,真的很為他們擔心;上網申購對他們更是困難重重,尤其他們是高危險群,經常要進出醫院,口罩應該是他們的必要配備,但社會氛圍對老年人非常不友善,網民狂酸他們不願付7元的運費,活該去排隊;如果有人膽敢抱怨幾句,立刻被網民群起圍攻,罵他們不懂感恩,趕快移民,不配用台灣的資源。她說讓人傷感的是,許多年長者是為兒孫來排隊的,既然疫情一時半刻還不能結束,政府在設計1.0、2.0、實名制、超商制、網上購之外,能不能為這些老人家特別設計一個制?比照老人年金發放也好,依重陽節里長請安卡也行,甚至依選舉人名冊把屆齡的老人家找出來,直接把口罩寄給他們,或是到里辦公室領取如何?

「外籍移工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李艷秋指出,前幾天她排隊的時候,前後都是移工,他們沒有「社交距離」的概念,手機一講一小時,而且把口罩解開講話,她不得不站到隊伍外面,後來發現不少人也默默站開,拉大前後的距離;但卻又出現一個問題,藥局外的走道或人行道很窄,藥局為了不影響動線,都要求隊伍儘量靠邊。李艷秋認為,如何讓移工了解「社交距離」,以及灌輸她們防疫的習慣及規範,是要花大功夫,但必須做的功課。

李艷秋表示,指揮中心說要制定「社交距離」,並對違者開罰,她百分百給讚,但是,如果排隊買口罩的現象依然存在,如果對大眾,尤其外籍移工的教育沒有落實,如果老人家及弱勢的口罩供應無法改進,就無法保證排隊群聚不會成為防疫破口。

李艷秋最後表示,當口罩廠單日可產1000萬片,當總統喊出日產2000萬片,當每個月提供美國4、50萬枚口罩,當樂助友邦百萬個口罩,甚至願意捐一萬件防護衣給大陸,都帶給民眾極大的鼓舞,「既然有能力支助他國了,就代表排隊買口罩很快將成為歷史鏡頭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