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3-19 09:07

從美元錢荒嗅到台灣保險業可能反撲美國的災難

聯準會(Fed)周日對五大央行放寬貨幣交換的成本,解決了美元短缺的風險。華爾街日報作家 Mike Bird在《股聞天下》(Heard on the Street)專欄主張,Fed 也應重啟2008年對巴西和南韓之間的換匯機制,甚至擴大到台灣、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貨幣交換的成本幾乎取決於兩國之間的利差,即所謂的拋補的利率平價(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是外國需借美元者所要持有美元的成本。

Fed在內六大央行周日一致同意,將互換協議價格調降25個基點。為強化效果,各大銀行除了目前的一周期限外,額外進行84天期的美元標售。

然而,開發中經濟體就算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輕微,也無法豁免於美元短缺的窘境。據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統計,今年1月21日以來,自新興市場證券部位流出的資金已超過600億美元,已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或2013年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的規模。

Bird指出,美國以外美元計價的市場受壓,也可能反撲美國本土信用市場。以台灣保險業者為例,所持有美國公司債(4%)和非美商發行的美元債(9%)即相當可觀。國際貨幣基金(IMF)去年10月即警告,亞洲保險業者若急需資金來大賣公司債,可能導致美國公司債無端出現拋盤。

Bird引述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經濟學家 Pierre Ortlieb 的看法說,Fed也應考慮和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換匯機制,因為若中國大陸出現美元短缺,對美國也沒有好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