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3-07 09:27
我2月CPI,創28個月最大跌幅
主計總處6日發布物價報告指出,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月下跌0.21%,為14個月以來首次下跌,並創下近28個月最大跌幅,新冠肺炎疫情雖有影響,但影響不大,研判為年節因素所致,國內尚無通縮疑慮。
綜合統計處專委邱淑純表示,去年2月適逢春節,若干費率循例調高,在高基期下,加以今年2月疫情蔓延景氣走緩,部分業者降價促銷,使得CPI年增率轉為-0.21%。
統計顯示,2月CPI是近14個月首次下跌,此一跌幅並創下2017年11月以來最大,邱淑純表示:「從調查樣本的確發現,在旅館住宿費、旅遊團費方面,有業者因疫情降價促銷,2月教養娛樂費因此跌了1.63%。」
她表示,疫情的確有影響物價,但從2月的資料來看,影響還不大,尚無通縮疑慮。
資料顯示,2003年台灣受非典肺炎(SARS)影響,CPI連四季下跌,出現通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真的不會導致通縮?邱淑純表示,疫情帶來的恐慌確實會影響消費,但迄今由於國內疫情仍可掌控,因此還未造成通縮,至於未來情況,仍待進一步觀察。
不過,也不是所有產品都因疫情而下跌,沐浴用品、衣服清潔劑於2月的漲幅(年增率)就各達2.44%、2.47%,雙雙創下一年來較大的漲幅。
這一波疫情讓全球景氣降溫,原油、銅、鎳等基本金屬行情紛紛走跌,2月OPEC油價已跌至55美元,我國進口物價年跌4.67%、出口物價也跌5.04%,衡量廠商出貨價格的躉售物價(WPI)跌幅也擴至4.47%。
邱淑純表示,WPI跌幅原已逐漸收歛,但受疫情影響,如今跌幅又擴大,這個走勢,值得關注。(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