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2/262.jpg)
-
小瓜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16 05:46
資金爭奪,價值取勝,聚焦低本益比族群
資金爭奪,價值取勝,聚焦低本益比族群
2009-08-1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自8月以來歐美股市因經濟數據轉佳與企業財報優於預期而頻創新高,但中國滬深股市卻因為擔心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改變而拉回,且修正幅度有逐漸擴大之勢。與此同時,台股突破前高7,084點,創下波段新高7,185點之後,卻因成交量遲遲無法有效擴增的量價背離疑慮,而出現獲利了結賣壓與拉回修正。加上重量級公司財報傳出負面訊息,法說行情失靈,多頭氣勢受挫。
所幸,在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之後,股市出現逢低承接的支撐買盤,台股再度站回七千點大關,讓投資人對台股將有景氣復甦又出現樂觀的期待,但是,在國際股市多空交錯氛圍中,即使市場資金氾濫,成交量卻無法有效擴增,市場追價意願與信心相對薄弱,而風險意識則相對提高,即使有利多發布的類股與個股,也只是快速輪動而難有波段走勢,導致操作難度提升,而獲利則相對微薄。
中國滬深股市因政策面開始出現降溫措施,短線走勢震盪修正恐難避免,由於中國股市是新興亞洲市場的領頭羊,而且台股今年以來的漲勢動能主要來自於兩岸開放利多的政策,因此,中國股市修正的幅度將是台股操作上需觀察的方向。此外,歐美股市因總體指標出現好轉的現象,股價上漲驗證經濟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但是近期漲多回檔也正是反應景氣尚未完全脫離困境。因此,全球經濟走勢與股市的變化仍然是投資台股應觀察的連動指標。
基本面持續成長是多方漲勢得以延伸的基本配備,股價基期偏低的個股則是風險控制下選擇的標準,現階段因量能遲遲無法擴增,而多頭又不願意放棄,形成資金爭奪的現象,類股與個股輪動加速的戲碼不斷重演,盤面上一線股的吸金效應不如基期偏低的二線股,既然個股價值表現優於大盤的趨勢不變,採取由下而上的操作策略,將投資方向聚焦於本益比偏低與獲利超乎預期的個股為主,以避免淪為一日行情的犧牲者。
電子股中基期較低的次產業首推PCB族群,其中上游原料的銅箔基板廠商,因受惠於壓合代工需求升溫,且由於國際銅價每公噸漲破5,500美元,銅箔價格將有調漲的動力,有助於未來營收與獲利的貢獻。此外,IPC最新公布整體北美電路板B/B值為1.11,為今年以來最強勁的回升,訂單平均金額也創今年以來的新高,步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加上科技產品朝向輕薄節能的概念,如智慧型手機、觸控應用與NB等商機,軟板營運應可逐季樂觀,操作上進可攻退可守。
7月營收表現優於預期應以IC設計股表現最為整齊,由於Intel多款新平台將於下半年陸續推出,下游客戶提前布建庫存,PC與網通相關的IC設計股將會受惠,季營收將有兩位數字成長,另外,消費性電子在傳統旺季的加持,及新掛牌上市的通嘉電子的比價效應,類比IC、驅動IC與TFT-LCD零組件業者的營收表現也將持續上揚,不過,考量近期股價漲幅已大,拉回後再逢低布局為宜。
全球市場皆樂觀看待下半年的景氣,各國振興經濟政策的落實程度,將支撐未來經濟數據的好壞。因此,投資主軸仍不脫離擴大內需的題材,其中鋼鐵產業在鋼廠減產供給得以舒緩,而且鋼廠產能利用率仍低,及國際廢鋼價格持續上揚,盤價持續調漲將有機會回沖帳上備抵存貨損失,將有利於鋼鐵廠營運脫離谷底並開始轉虧為盈,因此產業下滑的風險實屬有限,尤其,現階段公共工程執行率不高,加上八八水災重建工程在即,鋼鐵需求在下半年將漸入佳境,股價長線將具支撐力道。
(作者為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