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 發達公司襄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08 10:00

外匯存底納入人民幣/學者:仿效俄韓做法

台大財金系所教授黃達業和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等學者昨(7)日指出,對行政院長劉兆玄提出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的想法,樂見其成,並建議可採取貨幣交換機制,仿效俄羅斯或南韓等地的做法,彼此簽約並以同值貨幣交換,以利台商及銀行發展。
殷乃平建議,台灣和大陸可以等值貨幣交換,例如台灣外匯存底初步先以300億美元交換等值人民幣,這樣的規模和南韓差不多;黃達業則認為,可以台灣和大陸進出口貿易額比重衡量貨幣交換規模。
但曾在中央銀行任職的金融業人士都有不同看法。前央行副總裁、金融總會董事長許嘉棟表示,人民幣未來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前央行業務局長、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也表示,「流動性,安全性及收益性」是考量外匯存底持有幣別的關鍵。
李勝彥認為,從獲利性來看,人民幣因為大陸國力漸強而升值,但人民幣流動性仍不足,缺乏成為外匯存底持有幣別的條件;且一般國家外匯存底持有的幣別都是國際通貨,包括美元、歐元及日圓等,人民幣還無法自由流動,並不適合持有。許嘉棟也有相同看法。
另一位前央行總裁徐義雄指出,外匯存底必須隨時支援國家的需要,所以不能做長期且固定的投資。換言之,若以人民幣資產為外匯存底持有資產,考量點是未來能否順利轉換。
但有金融業人士認為,人民幣遲早會成為國際貨幣,且目前來大陸也有這樣的打算,問題僅卡於大陸擔心人民幣一旦自由流動,可能影響境內金融穩定。
假如人民幣能變成自由流通的貨幣,學者認為,以大陸對全球經濟影響力來看,人民幣很快便可在各國外匯存底占有一席之地,取代歐元、日圓,成為美元之外最主要的資產配置。
學者表示,即使人民幣還不能實際自由買賣,但「山不轉路轉」,只要循貨幣交換機制管道,取得人民幣不是不可能,央行應儘速與大陸人民銀行洽談相關事宜。
殷乃平舉例說,俄羅斯、南韓都與大陸有貨幣交換機制,除彼此貿易往來不必經由美元多一層匯兌、避免美元波動等不穩定因素,也可減少匯兌成本及增加便利性;未來雙方貿易量如果增加,更可直接讓廠商以雙方貨幣計價,不再用美元計價。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