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86/68683.jpg)
-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7-31 08:57
陸股閃金光 長線布局
近來美中貿易重啟談判,美國部分解除華為向美國企業採購產品及零件所實施的禁令,市場也傳出中方將擴大購買黃豆,雙方釋出的風向均趨於正面;投信表示,全球資金仍處寬鬆態勢,而隨著國際資金湧進,陸股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經濟日報提供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美中貿易談判本周在上海舉行,儘管市場認為短期達成協議的機率不高,但是從美中雙方釋出的動作,包括:中國大陸將重啟大豆採購、美國擬放寬華為禁令等,都為投資人帶來正面信心,讓陸股近期呈現橫盤狹幅整理,上證指數亦死守3,000點附近。
從基本面觀察,近期創業板與創業板指陸續公布2019年中報業績,預估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6%與-7.3%,較第1季和去年第4季大幅回升13.2、16.4個百分點;單就第2季來看,創業板與創業板指單季業績增速預估各為8.9%與2%,可望擺脫第1季負成長陰霾。
題材上,科創板於上周正式開板、滬倫通也正式啟動,進一步擴大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力度,加上,人行持續釋放流動性,維穩市場態度明顯。楊國昌認為,隨著國際資金湧進,陸股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而若短線因為貿易談判不順引發修正,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加碼。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說明,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偏向鴿派,在全球資金簇擁之下,預期外資將會逐漸回流A股市場。
許智洋認為,中國經濟成長受到美中貿易戰及中國內需放緩的影響,第2季GDP年增率降至6.2%,創27年以來最低,預期中國政府當局為了減緩內外部經濟壓力,下半年政策力道仍有強化空間。中國三經濟動力-社會消費、固定投資與出口等數據中,仍是以消費增速表現仍相對亮眼,這將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
許智洋分析,目前A股的估值修復已告一段落,觀察各指數貢獻成份,龍頭產業獲利動能較為穩定,可望成為市場資金主要流入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