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6-25 15:17

美股基金 湧資金潮

美中兩國雙方領導人會晤有譜,加上市場預期美國有降息空間,國際資金流入股票型基金。據EPFR最新資料,上周超過178億美元資金大舉湧進美股基金,創去年3月以來單周淨流入最大量,新興亞洲基金同受青睞,和美股基金連續兩周為全球「唯二」吸金的股票市場。

經濟日報提供
反觀其他市場,全數遭到排擠。歐股基金上周再流出34億美元,連續失血周數進入第19周;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資金淨流出17億美元,主因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已連八周遭到資金調節,加計15億美元單周淨流出後,今年累計資金淨流入金額已正式跌破百億美元大關。另外,歐非中東和拉美基金也分別連續三周和六周出現資金淨流出。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透過最新經理人調查分析,受美中貿易紛爭忽戰忽和影響,全球經理人態度轉為保守,現金比重由4.6%提高至5.6%,增持幅度為2011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以來最高。現金水位大幅跳升除顯示經理人風險趨避心態大增外,若從反向指標的角度來看,當現金比重超過4.5%,通常也代表投資情緒過度悲觀,可視為進場的訊號之一。
陳若梅說,若貿易戰進一步惡化,對美國企業的衝擊程度低於其他區域,因此,資金較偏好防禦性較高,且企業獲利依舊強勁的美股。儘管歐洲企業獲利觸底反彈,但基本面及政治情勢不確定性仍高,故較不偏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也指,美國經濟成長或許變得溫和,但並非反轉向下,綜合評估來看,美股後市仍不看淡,可留意成長性較佳的科技、醫藥,及受惠於內需的消費類股。
展望本周,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投資人聚焦本周川習會,因雙方仍有諸多意見分歧,預期短期內不易達成具體協議,較佳情境為美中領導人同意持續協商、美國暫緩對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然若結果不如預期恐引發失望性賣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