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99 發達公司組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9-06-19 18:21
長者健骨增肌 補鈣更要運動
門診中,遇到不少年長者骨頭不健康,有骨質疏鬆症,因為怕跌倒、不想動,加上沒有強韌骨骼做基礎,肌肉也萎縮,合併肌少症。凱硯診所院長王峯銘醫師表示,光補充鈣片,改善效果很有限,必須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還要規律運動,才能避免骨質、肌肉流失所引發的一連串負面效應。
研究報告指出,超過40歲,每過10年,肌肉量平均衰退8%。70歲之後,更變成每10年流失15%,隨年齡增長,肌少症風險本來就會逐年上升,如果都不運動,或者女性停經後、腎功能不佳、骨骼不健康,更容易加速肌肉流失。
◎為什麼腎臟病容易造成肌肉量大幅減少?
王峯銘醫師說明,當一個人腎功能不好,血液容易偏酸,這不只對骨骼生成造成影響,對肌肉也是很大傷害,因此腎臟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肌少症威脅。
規律運動、肌力訓練對預防肌少症格外重要,即使只是在床上做空踩腳踏車運動,或者做甩手功,都比完全不動來得好。特別是腎臟病病友,運動更是重要。
對於腎臟病病友而言,注重營養攝取、擁有足夠熱量,也是避免肌肉流失的重要策略。近期醫學建議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攝取低量蛋白質,也要適時補充「酮酸胺基酸」,肌肉量才能維持穩定。
至於蛋白質攝取量,也得根據腎臟健康狀況不同而做調整。當罹患慢性腎臟病,但還沒進入透析(俗稱洗腎)階段,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取量為0.6-0.8公克,蛋白質攝取量盡量不要超過每日熱量總攝取量的10%。但如果病情惡化、需要接受透析治療,肌肉耗損量增加,此時病友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取量就得提升至1.2-1.4公克,建議佔每日熱量總攝取量的18%,才能供應肌肉、全身健康所需。
王峯銘醫師提醒,腎臟病友在飲食方面,熱量一定要足夠,也要多諮詢專業建議,在減緩肌肉流失上,則要規律運動,重力訓練也是重要一環,飲食、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維持好肌力、好體力。
本文分享自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