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少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8-06-28 07:03

臺指股利點數解讀漲跌

臺指股利點數解讀漲跌
2018年06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昱光/台北報導
台股除權息旺季將至,投資人每天都想知道加權指數因股票除息而減少的點數,以正確解讀大盤漲跌實況,只要透過臺灣指數公司編製的臺指股利點數,在開盤前至臺灣指數公司網站查看臺指股利點數的資訊,當天上漲點數即是加權指數因採樣股票除息而減少的點數。
臺指股利點數是評量集中市場現金股利指數化的簡易指標,至昨(27)日為97.08點,股利點數是一種每日累積加總的指數,每年從0起算,每日累計加權指數採樣股票除息總金額相當於加權指數的點數,也就是今年度因股票除息而減少的點數。
例如6月25日台積電等2檔股票除息,導致臺指股利點數上漲69.83點、26日富邦金及國泰金等8檔股票除息,臺指股利點數上漲19.04點,因含有大型權值股除息,故連兩日除息而減少的點數高達88.87點。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投資人想掌握加權指數每天因股票除息而減少點數的資訊,可以每天開盤前至網站查看臺指股利點數。
根據資料顯示,2016年臺指股利點數361.33點,2017年401.24點,這是前兩年因上市股票發放現金股利而從加權指數扣減的點數,也就是除息造成大盤蒸發的點數,統計今年度上市股票擬發放現金股利總額約1.29兆元,再創歷年新高,預期今年臺指股利點數將齊步攻高。
此外,股利點數除了可輔助解讀大盤漲跌實況,國外也將它商品化,設計成金融商品進行交易,例如歐洲、美國、香港、新加坡等地之期貨交易所分別有STOXX50、S&P500、恆生指數、日經225等股利點數期貨掛牌交易。
以歐洲為例,在1990年代就已發展出股利交換(Swap)契約來交易現金股利,供機構法人進行股利避險,2008年發展出全球首檔的股利點數期貨「STOXX50股利點數期貨」,去年成交量420萬口,日均量16,519口,年底未平倉合約數785,455口,可見股利點數之衍生性金融商品,廣受市場喜愛。
未來臺指股利點數若能循國外發展模式,設計成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供大型機構法人、壽險公司或退休基金進行現金股利收入的避險,將有助於穩定其現金股利收入,以提升加碼台股的意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