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6-15 06:38
境內基金規模 攀13年新高
5月全球股市向上反彈,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上月境內基金規模較前月增加617億元,增幅2.4%,是13年以來的新高,其中股票基金扮演明顯動力,除海內外股票基金進帳350億元,ETF更大吸金500億元。
5月境內基金規模2.54兆元,較先前3、4月規模創2005年5月來最高,挺進至同年2月2.57兆元來新高。類型中以ETF吸金519億元,特別是跨國ETF淨流入514億元,推力最大。
其次股票基金少見台股與海外基金共同增長,分別增加127、222億元,合計吸金350億元,抵銷其他類型小幅衰退。
值得注意是,ETF因交易特性、部分視為股票基金一環,然而單一基金來看,上月淨增加十大共同基金,除了前二名由富邦上證正2、元大滬深300正2,助攻ETF與整體規模。
第三是債券ETF的富邦中國政策債,另外,元大美債20年、元大中國債3-5、國泰20年美債、群益15年IG科技債等ETF也入列,反映債券資產同步與股票受到歡迎。
上月股債表現穩,匯市卻有不小波動,幣別來看,因美元升值牽動非美貨幣走貶,美元基金月增6%,來到2,115億元,歐元基金則大減16%至915萬元。
第一金投信分析,綜合觀察前五月股票基金資金流,跨國仍以大陸A股最吸金。
在主動式基金中,扣除貨幣型與新募集,淨申購十大基金以A股數量第一,而ETF也有集中大型陸股ETF趨勢。
至於債券型基金,資金流趨分散,但人民幣近期在美元升勢相對穩,與美元債都受到追捧。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全球企業第1季獲利陸續出爐,由於年初分析師較悲觀,近期大型企業獲利轉上修。就科技重鎮的台股來說,因5月營收回溫,也出現國際買盤回補,在股市處於低檔,後續有派息助陣,研判資產價格再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