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8-06-15 06:34

傑出建築師獎得主張景堯推廣「放空哲學」

曾獲頒「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的建築師張景堯,作品獲獎無數,他關心建築與環境,常撰文發表於專業的建築與設計雜誌。張景堯說,他的建築設計走的是「放空哲學」,把所有空間都放空,包括陽台也是空的,讓人與空間直接對話,所以,「我反對所謂的飯店式住宅,把空間都填滿了,那已經是商品而不是住宅了!」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6月大師講座,今日下午邀請張景堯以「築跡-貼緊生命的建築之路」,暢談他從業超過三十年的心得。
張景堯說,他不愛接公共建築,因為無法傳達設計的能量,反而喜歡接私人住宅。張景堯的設計風格其實與時下住宅潮流互有牴觸,不過,他強調:「會主動找上我們事務所的建商,通常已經能接受我們的設計風格!」
在台南、台中個案中,張景堯設計的住宅大樓、往往沒有一般大樓的公設,「我希望住在都市的人,想健身就到外面的健身房、想做Spa就去外面做Spa,不需要養公設造成管理費的負擔,這是為長遠著想,很多管理公司都認同。」
張景堯曾在美國工作近13年,2000年的冬天選擇回台開業,原先將事務所設於台南,後轉移至台中。他陸續出版「築跡」、「築跡2」等書,保留了事務所作品記錄,亦可觀察建築人的變化。
他在「築跡」一書中提到,建築人的成長若以十年為一周期來看的話,在美國的工作是做建築的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則是以台南為核心的住宅設計;「築跡2」則記錄事務所移到台中後,2011年到2015年完工的案子。
張景堯的第二個十年的作品中,除兩個學校項目外,其餘幾乎都是住宅,住宅仍是主力,邁入第三個十年,業主與委託項目都比前十年更為多元與多變,設計理念強調以居住環境為主體的人文關懷,要「留一個房間給大自然」。
張景堯認為,每蓋一棟房子,就是對土地的一次干擾與破壞。「如何將這個破壞轉變成對土地的承諾,一直是我們事務所的建築核心理念。」
今日下午的演講當中,張景堯將主軸圍繞在三項建築基本理念及三個原點,理念分別為簡單而不單調,豐富而不複雜、以自然為師、蓋出來才算數。而為了打造一個好的建築,張景堯指出,應該回歸三個原點去思考:土地、生活和型式(原型),而貫穿這三個原點的動力則是對大自然的深沉體會。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陳武華說,張景堯建築師在美國執業時,與許多國際團隊合作,回台後除了主持建築師事務所外,先後任教於逢甲大學、朝陽科大、成功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等校。他關心建築與環境的議題,投入心力出版作品集,希望能藉此與大眾產生對話與交流,是位極具使命感的建築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