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8-05-28 19:13
透天厝車庫違建,可依高雄厝法規轉型合法綠建築
高雄市許多透天厝為了讓住戶擁有車庫,通常進行所謂的「二次施工」,但因屬違建,遭到取締,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黃志明今(29)日表示,高雄市梓官區平安街一處剛取得使用執照的3棟3層樓透天建物,建商為了滿足民眾呵護愛車的需求,也擅自於屋前增建室內車庫,經高雄市政府輔導申請為合法高雄厝,在屋前頂蓋增設立體綠化,讓原本應被拆除的違建,轉型為節能減碳的綠建築。
黃志明說,透天建築是中南部常見的居住形態,高雄新建的大樓與透天棟數,比例約略是3:7,但因建蔽率的限制,透天厝很難再建車庫。
他說,一般而言,高雄的住宅區法定建蔽率約在40到60%,以透天三樓來說,一樓光是選擇設置門廊、客廳、廁所與樓梯間後,建蔽率就用完,更別說是車庫了。
黃志明指出,高雄首創全國的高雄厝,就是以環境彌補的概念,將原本是超建的屋前車庫、或屋後增建空間,以綠能設施、或通用化空間,免計建築面積,讓違建空間得以合法化。
他表示,高雄厝透過綠能等設置免計建蔽率,實則已將建蔽率提高至70到90%,相關的綠化透水的建蔽率性能要求,改以立體化的方式滿足,也更強化耗用土地面積大,但單位居住人口少的透天建築,能更有環保綠建築的效能。
工務局違建大隊說,不論是新建或舊有違建類型,都有機會透過改造成高雄厝合法化,免於被查報拆除,也就是可以增加法定建蔽率以外的面積。
工務局表示,該局拆除大隊因有高雄厝辦法的創設,成為全國第一個除違建查報拆除外,具有可輔導違建改造為合法不被拆除的創新職能組織,自2016年1月起迄今,總共輔導了59件屋前屋後違建的合法轉型,在違建拆除的唯一選項外,多了滿足人民居住需求與環保的積極作為。
工務局說,為了有效遏止建築物二次施工,列管所有新驗收案件,以不定時密集方式巡查,防止違規及違建產生,近幾年建商及高市民多能體認政府落實建築管理堅定立場,新違章建築案件已經有明顯逐年遞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