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8-04-29 06:19
脂肪肝可逆轉!醫:1樣不忌口小心「肝腸寸斷」
【早安健康/何兆芬(研究腸漏超過15年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根據西元二○○一年的澳洲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患者經抽血後,發現他們體內發炎指數(內毒素血症,endotoxemia)較正常人為高,但加做單糖/雙糖的小腸滲透力分析時,顯示病人的腸子沒有異常。
到了二○○八年,英國一篇研究同樣探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但檢測方式改為採用51Cr-EDTA這種試劑做小腸滲透力分析70(因為有放射性,所以此檢測方式只用於學術研究),這種檢驗試劑不受腸道對糖分吸收的生理影響,所以檢測結果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合併有腸漏症」。
二○一一年,德國的一位研究者先讓小鼠發生腸炎,再餵小鼠吃高油脂食物,發現小老鼠的肝臟嚴重發炎,甚至產生了纖維化的病理表現。高油脂食物會讓腸道菌革蘭氏陰性菌比革蘭氏陽性菌的比值上升,造成內毒素血症更嚴重,所以就「肝腸寸斷」了。
脂肪肝的診斷
脂肪肝患者並無自覺症狀,由於患者的轉氨酶有持續或是反覆的升高(但通常小於五倍),又有輕微的肝臟腫大,有些人會覺得右上腹部有點兒不舒服,有點疲倦或食慾不振,很容易誤診為病毒性肝炎,所以必須做鑑別診斷。
確診有賴於肝的穿刺檢查。正常人的肝內總脂肪約佔肝重量的百分之五,當脂肪量超過百分之五,就是輕度脂肪肝。百分之十為中度脂肪肝,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為重度脂肪肝。
但肝穿刺是侵襲性檢查,所以臨床上主要是用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來診斷脂肪肝,腹部超音波有經濟、迅速、無輻射線等優點,所以,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是最佳的篩檢方法。
脂肪肝如何治療改善?下一頁醫師給出6大建議
脂肪肝是可逆的病變!
有研究發現,在比菲德氏菌當中有某個菌株,若給它足夠的益生元,如纖維質等,讓它好好繁殖,可以降低腸道內毒素的產生,讓解連蛋白、封閉蛋白、黏著小帶等蛋白質的鍵結力復甦,修補腸漏。可能的原因是這種益生菌可以讓絨毛長度變長、腸道腺窩(crypt)深度增加,使迴腸、大腸處的黏液層變厚,緊密連接因此變得更緻密,這時腸道菌就不會移位,也不會引發後續的發炎反應,於是脂肪肝的病況就可以得到緩解。
但是腸漏症只是脂肪肝的病因之一,補充益生菌雖然有用,但依舊必須搭配減重、飲食與生活、運動習慣的改變,才能真正的消除多餘脂肪,找回健康。脂肪肝絕對是一個可逆的病變!
Dr. Ho給脂肪肝患者的調養建議
我給脂肪肝患者的建議如下:
1.減少飲食中油脂、高熱量食物的比例,攝取優良蛋白質。例如:地中海飲食。何謂地中海飲食?一九九○年代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沃爾特‧威利特博士(Dr. lvaeter Wille H)發表的版本,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地中海飲食。強調食用大量的蔬菜水果為每天的點心,橄欖油、乳製品為主要脂肪來源,適量魚、蛋(一週不超過四個)及家禽類,少量紅肉及紅酒。
2.多攝取纖維質(益生元)、補充益生菌。
3.養成運動的習慣、增加肌肉量,每週超過一百五十分鐘的運動。
4.減重,體重要降低百分之七∼十。
5.戒酒。
6.不亂服藥物,因為藥物大都要經過肝臟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