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8-04-25 17:57
政府釋出國有地標案 太陽能業者:風險性高
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發電,又以太陽能的發電量的目標為高,希望能夠在2025年拼出20GW的裝置量,吸引國內太陽能業者積極搶進,不過政府釋出的國有地標案卻被業者認為開發難度高、投資風險高。
國碩董事長陳繼明表示,參加過很多次行政院主持的綠能會議,政府真的很希望可以在2025年做到20GW目標,對於太陽能業者來說,土地取得最為困難,要不斷與當地的農民溝通,這次在台南特區將打造台灣第一大、年產能達150MW的太陽能電站,就簽了上百個農民的土地。
陳繼明表示,國碩集團早年在台南學甲地區蓋了全台第一個地面型電站,已經與當地居民建立了感情。
國碩集團旗下的禾迅綠電總經理蔡孟恒表示,做為太陽能電站系統開發商身負重任,要扮演與農民溝通之間的橋樑,同時更要做好各項的調查,包括山林保護、環境保護、動植物、電磁波保護等,甚至有業者為此還參加了野鳥協會,就是要進一步瞭解太陽能產業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
蔡孟恒坦言,做大型電站最大困難的就是取得農民土地的使用權,隨著電業法修法之後,希望可以逐漸改善用地取得的問題。
太陽能業者開發電站,除了自行與農民溝通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外,另一方面可以爭取政府釋出的國有地標案,經濟部能源局已釋出的3大標案分別為台東知本、嘉義鹽灘地以及彰濱工業區的太陽能案場均順利開標,後續是否會有新的標案也值得注意。
彰濱工業區太陽能光電廠由台電與中華電信攜手得標,新日光為主要模組供應商,該地的面積達為140公頃,裝置容量為100MW,完工後年發電量達1.3億度,可提供超過3萬個家庭用戶1整年的用電,並預定在今年底開始發電。
被業者視為開發難度最高的莫過是嘉義鹽灘地,不過還是吸引不少廠商競標,最後由外商勝出,新加坡廠商速力及天泰公司搶下2區塊共102公頃,總發電量70MW,去年年底簽約,今年6月動工。
太陽能業者表示,嘉義鹽灘地最大的難度在於有潮汐及地質鬆軟的問題,還有水鳥保育等問題,同時外商競標價格幾乎是破盤流血價,競爭更加白熱化,若沒有雄厚的財力背景以及強大的開發能力,即使成功取得標案也沒有辦法獲利。
另外,台東縣政府計劃在知本地區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及教育示範專區,日前完成開標,由盛力能源公司籌備處得標。業者透露,該地恐面臨原住民抗爭的問題,開發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楊喻斐/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