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4-25 06:45
人民幣基金吸金 Q1規模成長1成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人資金找尋投資契機,明顯流往人民幣計價基金。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8年第一季各幣別基金規模增減幅度狀況,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成長超過一成,顯示投資人仍有人民幣需求,惟仍在尋找較好的投資商品,提高收益。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2013年以來,人民幣類股基金佔整體境內基金比重便成長了4.36倍;觀察今年第一季人民幣計價基金,成長幅度也超過一成,增幅高達百億元。
投信業者指出,人民幣存款利率吸引力大不如前,已持有人民幣部位的投資人需要更多的投資標的,能提供多樣化投資商品的業者,會有助投資人提高收益。
林素萍表示,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為複委任安聯收益成長團隊操作管理,全新打造台幣、人民幣兩種幣別,提供台灣投資人更多元化的選擇。該基金策略為均衡配置於成長股、高收益債券與可轉債三大資產。透過人民幣與台幣的避險規劃,將能滿足投資人不同的配息需求,提供給投資人更為穩健、較不受匯率波動影響的收益。
中國信託2024年到期新興主權債券基金經理人杜振宇表示,隨著大陸資本市場加速改革,外人投資大陸金額也逐步攀高,QFII及RQFII累積額度在過去幾年以數倍增長外。
他指出,3月26日以人民幣計價的上海原油期貨正式於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凸顯人民幣資產的重要性已大幅提升,投資人更可藉由配置人民幣資產達到多元化資產配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