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 發達公司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23 22:25

統一中控上半年EPS僅0.25元

在香港掛牌的統一中控昨公布半年報,營收221.58億元,年增13.1%,不過獲利則因商品凍漲及匯損而低於預期,稅後純益僅9.32億元,年減18.4%,EPS 0.25元,估計可貢獻母公司統一(1216)獲利5.59億元,EPS貢獻僅0.15元。
差強人意
港股持續低迷,昨大跌539點,大盤收在20392點,統一中控昨日收盤價為3港元,下跌0.01港元,在如此低迷的港股中,表現算是相當穩定。法人認為,奧運結束後,大中華區的股市應會有一波行情。
匯損金額達5.59億元
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說:「北京與周圍五省市的工廠已陸續復工,經濟活動回復正常,對原物料需求將再增加,中國也計劃擴大公共建設拉高內需成長,未來有利於台股中相關中概股的表現。」
統一副總經理蘇崇銘說:「其實統一中控業績成長還不錯,在商品凍漲情況下,食品本業仍成長13%,尤其是茶飲料與果汁都非常熱賣,飲料業績達到163.37億元,年增率13%。」
此外,統一更表示,有奧運五環贊助標籤的速食麵銷售成績也比預期好,儘管目前不是速食麵的旺季,但速食麵仍有14.7%成長,業績達到57.46億元。
不過獲利部分則是比預期低,蘇崇銘無奈地說:「主要是因為人民幣走升,匯率的因素影響了投資成本,光匯損就高達5.59億元,再加上原物料成本高漲,終端的商品卻受限政策無法漲價,影響獲利的成長空間。」
全年貢獻統一13.8億
儘管如此,奧運加持以及飲料旺季還是持續在第3季發酵,因此統一中控預估第3季的成長力道,有機會超越第2季,全年業績目標挑戰500億元,年度獲利則挑戰23億元,估全年可貢獻統一13.8億元獲利。
統一集團在中國發展今年特別積極,期望跳脫與康師傅的纏鬥,統一除在上海設立總部之外,中國生產基地並包括哈爾濱、新疆、成都、武漢、鄭州、北京、合肥、福州、南昌、瀋陽、廣州等,目前更積極延伸到西南等地區,全中國已有530個銷售公司,超過100萬個經銷點,銷售300種以上的商品。
中概食品通路仍看好
同時目前在中國地區,統一集團也有多個策略合作夥伴,包括今麥郎、安德利、完達山、北京麒麟等,未來還會有更多有實力的食品廠商一同合作。
尤其在台灣取得乾麵龍頭品牌-維力31%股權,打算下階段能引進到中國發展,擴大速食麵的陣容。
對於中概股及台股後市,王智民也認為:「未來牽動台股表現的關鍵因素,應該是要看中國,由於中國政府未來宏觀調控將趨緩下,加上中國實質薪資所得成長快速,對於內需市場的挹注將不小。」因此他認為,包括中概股的食品、零售業者,第3季展望應該還不錯。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