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18 19:03
這個醫生超有愛! 遠赴史瓦濟蘭協助建立醫療體系
總統蔡英文出訪我非洲友邦史瓦濟蘭;我醫療團派駐非洲友邦史瓦濟蘭多年,協助史國公衛體系。在當地擔任神經內科醫師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江俊宜說,史國最大問題是當地有能力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到非洲受訓,但這些醫師都會轉往受薪較好的大英國協國家,導致人才外流,台灣目前協助訓練合格實習醫師,未來這些醫生能留在史國服務,提升當地醫療。
江俊宜說,台灣醫療團十年來變化很大,原本推動專科醫療、偏鄉醫療,協助史瓦濟蘭醫療體系,現在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骨科醫師,都是史國首屈一指;目前則會將滾動醫療經費轉為推動實習醫生計畫,希望提升史國醫生能力,每年讓8個實習醫生到台灣來培訓,經過1年8個月後,就能認定擔任專科醫生。
江俊宜解釋,史國最大困境是,有能力的醫學生都會到南非受訓,而這樣的訓練會經過大英國協認證,這些學生就會轉往薪水較好的他國任職,造成史國醫師人才流失,導致醫生都要由烏干達、馬拉威、辛巴威輸入,醫療要提升較為困難。經由台灣認證合格醫師,由於不符大英國協規定,就不會到其他地方人,例如義守大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將來就會留在母國服務,很多人也都很有心改善史國醫療體系。
去年在義守大學取得醫學學士學位的酷馬龍(Luke Thokozani Khumalo)就說,來台習醫前,在史國擔任公衛官員,意識到國內醫師短缺,遂決定申請獎學金到台灣受訓。他回憶,在台灣「每天都在讀書」,沒有什麼機會到外面遊玩,但台灣環境友善,讓他印象深刻,最喜歡的食物則是饅頭和珍珠奶茶。目前回到史國衛生部任職,接受史京醫院的實習訓練。
江俊宜也說,他在史國已待了半年,雖然遇到一些困難,但他鼓勵台灣有志醫生可以來這裡,他也樂意分享經驗,史國是全英語環境,對小孩的學習也有幫助,且目前在美國投注下,愛滋病新生率已降低70%,人口呈現正成長,「這是一個正在向上提升的國家。」(符芳碩/史瓦濟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