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了 發達集團監事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15 01:58

人生 最重要的事業,就是「好好生活」!你怎麼 過一天,就怎麼 過一生...

現在的你
努力工作,為了什麼?
為了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嗎?
那你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嗎?
如果你努力的工作,
卻忘了怎麼生活,
一天一天,你的人生就這樣過去了...
這是你要的人生嗎?
那到底生活應該怎麼過呢?
我們一直忽略了,
原來日常生活,
才是我們一生最尊貴的工作。
繼續看下去...

王諾諾搭飛機時
遇到了一位 帶全妝的女孩
王諾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她乘飛機,旁邊坐一女孩:
穿著絲襪筒裙高跟鞋,
一張臉描畫得極為精緻。
王諾諾覺得這女孩腦子有病:
「要飛 8個小時,
我都恨不得穿睡褲上去,她竟然帶全妝。」
女孩不久後卸妝
快抵達時 又化好妝了
但飛機進入平流層後,
那女孩脫下高跟鞋,換了雙棉拖鞋。
接著掏出一個大號化妝包,
將卸妝水、面膜、眼罩等一字排開,
然後去廁所將妝容卸了個乾乾淨淨。
吃完飯後,她又敷了一個補水面膜,
然後戴上眼罩,安安靜靜地睡了。
還有一個小時就抵達目的地了,
那女孩便又去了一趟廁所,
回來時妝已畫好,神采奕奕。
以為女孩是為了工作所需
原來她只是…
看著她如此嫻熟的流程,
王諾諾心裡想:「她應該在大公司上班吧,
因為工作需要而出差成性。」
飛機入港,停穩。
那女孩拿出手機說:
「媽,我一會兒就到家了。」
此話一出,王諾諾被震撼得五體投地:
「忽然覺得她好會生活」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4171038880.jpg
(圖片擷取自:divany)
總覺得 只是日常生活
湊合湊合就得了
王諾諾為何會被震撼得五體投地?
其實她跟我們大多數人有著一樣的心理:
「又不是上班又不是應酬,
日常生活嘛,湊合湊合就得了。」
湊合的生活
不需要 300塊的圍裙
作家艾小羊講過一件趣事:
她買了一條日和手帖圍裙, 300塊。
粗棉布材質,越洗越軟,越洗越柔。
閨蜜見了這條圍裙後愛不釋手,
但得知價格後,說:“太奢侈了。”
艾小羊說:“你上月才花一萬買了個包。”
閨蜜立馬解釋:
“買這個包是有用的,你拎著它,
感覺自己就是個成功女人;
拎著這包碰到高帥富時,你不怯場;
拎著這包去談業務,你的可信度高。
你買這麼貴的圍裙,能穿出去嗎?能談業務嗎?
只是在家用而已,哪裡需要這麼好。”
看見沒,這就是我們的「共病」
對待工作十分認真,對待生活十分敷衍。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3173101922.jpg
(圖片擷取自:redjia)
敷衍生活
我們擅長兩種方式
第 1種敷衍:湊合湊合就得了
幾年前,和同事一起出差香港,
看上一套睡衣,很是喜歡。
雖然有點小貴,但還是果斷買了。
同事說:「不就睡個覺嗎,哪裡用得著這麼講究
,我從小到大沒穿過睡衣,不還是過了。」
我問:「那你穿什麼睡覺?」
同事答:「舊T恤、舊短褲啊!」
我們就喜歡這麼“湊合湊合得了」:
「毛巾用壞了,湊合湊合得了。」
「牙刷用毛了,湊合湊合得了。」
不但善於湊合
還用否定別人 來尋求安慰。
王石登山,我們不是敬佩,而是否定:
“上去幹嘛,上去你也得下來。」
「珠峰上的風景,畫冊上也有。」
我們習慣了接受並臣服於湊合的生活,
並把自己的無奈之舉當成崇高。
於是終於,我們湊合著過完了這一生。
第 2種敷衍:「等我有XX後」
「等我考試完了,再好好品嘗那款美食。」
「等我掙了這筆錢,我就帶兒子去迪士尼。」
「等我有錢了,我也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們總喜歡把享受生活推到「等我有××」後,
可等到那一天就能享受生活了嗎?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4093659464.jpg
(圖片擷取自:charleneshughes)
先苦後甘 你等得到嗎
為了買房 拮据生活
我表兄於寬喜歡說一句話:「先苦後甘。」
他貸款買了房子後,
節儉得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經常到菜市場買最便宜的爛菜。
我說:「憑你的收入,不至於吧!」
他答:「還完房貸,再好好享受生活。」
去年,他的房貸終於還完了。
但他,依然在菜市場買最便宜的爛菜。
我說:「你不是說還完房貸就好好享受嗎?」
他笑著說:「再熬十年,給兩孩子再買一套。」
委屈自己的時間長了,
委屈就成了一種習慣。
有句哲言說:
「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

努力工作為了什麼?
我們就這樣「湊合著」和「等待著」,
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
我們還發明了一套價值體系,
來肯定自己的生活。
「過日子不都是這樣嗎?」
「大家都這樣,我這還算好的了。」
「我只是想過日子,也沒多大要求。」
但我們有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問題:
我們每天在城市間奔波,
這麼努力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好好享受生活嗎?
但現在我們只記得努力工作,
卻忘了好好生活了。
起床,將就對付一頓,上班;
午飯將就對付一頓,再上班;
回家,晚飯再將就對付一頓;
然後刷手機刷到凌晨才睡覺。
人生每一天都這麼過
過一生 你願意嗎
如果我問你:
「這就是你人生在世的最後一天,
你願意這樣度過嗎?」
你一定會跳起來說:「我當然不願意。」
但問題是
你現在每一天不都這樣度過嗎?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4094220068.jpg
(圖片擷取自:sprinklr)
松浦彌太郎:
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貴的工作。
松浦彌太郎,
松浦彌太郎,
是公認的日本最會生活的人。
30歲之前,
松浦人生理念是「努力工作」,
30歲之後,
他的人生理念轉變為「好好生活」,
但一直尋求「好好生活」的他,
卻一直都難以「好好的生活」。
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直到 40歲,
他終於想清楚了一件事情:「生活=工作。」
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理念:
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貴的工作。
原來,我們一直忽略了一件大事:
人生最重要的事業,是好好生活。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4095644860.jpg
(圖片擷取自:ibabs)
把日常生活規劃成工作
他開始把日常生活當成一份工作來規劃:
早上五點起床,慢跑一小時。
回來後洗個澡,做早餐。
然後一邊看新聞一邊吃早餐。
早上 9點上班。
下午 5點半必須準時下班。
周末絕不可以加班。
每個工作日要參加兩次茶歇。
要安排時間陪孩子,和朋友喝茶。
堅持一周買一次花。
堅持兩周剪一次頭髮。
堅持每個季度出去旅行一次。
堅持一年四個季節裡,
有四次不可錯過的享受當季美食的機會。
如此一來
找到真正的「好好的生活」
把生活當成一份尊貴的工作來規劃後,
松浦居然就真的找到了「好好的生活」:
「我從來沒發現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他的這個人生理念影響了很多日本人:
「松浦讓我們意識到——
原來日常生活才是我們一生最尊重的工作。」
http://fsv.cmoney.tw/cmstatic/notes/capture/728130/20170714095249587.jpg
(圖片擷取自:psicoblog)
生活中
那些認真生活的人..
把 80年代的老房子
打造成極具文藝氣息的新房
最近來了一名新員工,
剛畢業沒多久,沒買房,
就租了一套 80年代的老房子。
然後她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給斑駁的牆刷上一層層白灰,
給舊傢具塗上環保的新油漆,
用麻繩把油畫掛在房間牆上,
搬回一盆盆各式各樣的花草,
在她一番改造下,
那個頹敗殘破的房子,
竟然變成了極具文藝氣息的「新房子」。
有人說:「你也不嫌麻煩。」
她說:
「好的生活,從來就不能怕麻煩。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怕麻煩的人
不懂得生活
很多人肯定會問:
把日常生活當成一份工作來規劃,
是不是太麻煩了?
但松浦說:「事物所有的滋味、優點和樂趣,
全是從麻煩的事情上孕育而生的。」
「做菜最有趣的地方,
就在於那些要花工夫的一道道工序。」
「茶道最有趣的地方,
就在於那些要花工夫的一道道工序。」
「正因為你付出了時間和精力,
所以享受起來才有特別的滿足感。」
米蘭·昆德拉說:
「麻煩的事情裡頭,隱藏著真正的樂趣。」
熱愛生活的人,從不嫌生活麻煩。
那些生活品質很高的人,
沒有一個是怕麻煩的人。
那些能把一輩子過成幾輩子的人,
沒有一個是怕麻煩的人。
怕麻煩的人,不可能擁有好生活。
(圖片擷取自:aboluowang)
在朋友門口花圃看到:
請和我的花兒坐一會兒吧!
幾年前,去拜訪一位朋友。
她不在家,出門旅行去了。
但她在門口花圃牆上貼了一句話:
「如果你來訪,我不在,
請和我的花兒坐一會兒吧,
它們很溫暖,
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們開得不茂盛,
想起來什麼說什麼,
沒有話說時,儘管長著碧葉。」
看著這句話,心裡彷佛清風拂過,
我坐下來,真的細細欣賞起那些花兒來。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
你怎樣對它,它就怎樣對你
這位朋友,以前聚會時,
給大家出過一道謎語:
「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
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這是什麼?」
大家都說:這是一面鏡子。
但她笑著說:這是生活。
生活就是這樣,你怎樣對它,
它就怎樣對你。
那些把日常生活當成尊貴工作的人,
「這份工作」一定不會虧待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