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了 發達集團監事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15 01:48

陶冬:鮑威爾表耐心 中美間現升級

中美兩國在貿易糾紛上強硬對抗,市場擔心全球經濟受到拖累,上週股市再度遭遇拋售,資金避險意識濃厚。美國政府相繼對鋼鋁及中國科技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針對中國的意圖愈加明顯,中國亦報以對應關稅。特朗普隨即指示貿易代表研究向 10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中國商業部迅速表示 “在對應措施上不會猶豫,不排除任何措施” ,貿易戰有迅速升溫的跡象。全球股市數度遭受強烈拋售,恐慌指數暴升。美國就業數據中,時薪增長達到 2.7% ,令市場感受到加息壓力。不過鮑威爾當天在芝加哥就發表了相對溫和的演講,強調漸進式加息,強調 “ 耐心” 。避險意識下,資金離股入債,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回落到 2.77% ,德國十年期至 0.5% ,債市轉旺暢,天堂貨幣瑞郎、日元和黃金受到吸納。全球去風險權重之外,也門對沙特目標的襲擊明顯升溫,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下挫。
在成為聯儲主席後的第一次公開演講中,鮑威爾為他主持的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政策路徑設定了基調:patient approach 。市場一般認為,鮑威爾比耶倫更鷹派,本屆公開市場委員會比上屆更鷹派,加上工資增長乃至通脹本身明顯升溫,聯儲的加息步伐會加快。筆者相信這些判斷全部正確,不過鮑威爾加息步伐仍然會很克制。美國經濟內部面臨減稅增赤,外面遭遇貿易糾紛,貨幣環境存在著重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鮑威爾出手會相對審慎,因應經濟數據相機應變。美國三月份非農就業增加 103K (VS 市場預期的 193K ),就業市場似乎有短暫的冷靜。不過,美國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新增就業機會 202K ,大幅高過去年已經相當強勁的水平,而且工資增長持續升溫,鮑威爾其實沒有耶倫以不變應萬變的本錢。筆者認為美國今年還會加息三次,每次 25 點,明年則要根據數據和稅改進展而定。
從對全球鋼鋁產品徵稅到針對中國製造 1000 億的威脅,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貿易糾紛上的措施迅速加碼,中方的應對措施也由忍讓轉為針鋒相對。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大的貿易制裁,其規模、烈度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罕見,而其潛在升級風險更對全球經濟構成巨大威脅。當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發生碰撞,受影響的一定不止雙邊貿易。從貿易流、資金流,到本土流動性、企業投資,再到市場情緒、資金成本,潛在的牽涉面可能十分廣泛,遑論地緣政治。從經濟理性的角度看,將貿易糾紛無限度升級,必然帶來共輸局面,所以筆者也認為雙方在某時間點回歸談判的機會不小。但是經濟未必是政策的唯一歸依點,這便是市場一次次感受到意外的原因,用經濟學邏輯判斷政治走向有時會發生錯判。
本週三大焦點:1 )貿易糾紛、2 )美國核心 CPI 、3 )美國銀行業績。週三出爐的美國三月 CPI 預計達到 2.3% ,核心 CPI 預計 2% ,聯儲的通脹目標終於達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