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3-09 09:41

《基金》陸基金操盤手,持股逼近9成

【時報-台北電】大陸的基金操盤手對股市轉趨樂觀,與去年相比,基金持股水位已經7成多拉高到逼近9成,顯見專業經理人看好A股後市,時值兩會期間,A股較為震盪,但法人認為,此刻反而不失為好的買進時點,建議鎖定大型A股基金,掌握政策與MSCI國際資金行情。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大陸經濟今年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官方有底線,企業獲利體現在結構性增長,整體社會發展與改革的方向感會更加明確,總體來講,2018年A股將是「機」大於「危」,走勢可能前低後高,全年表現值得期待;在操盤上,預料「消費升級」和「創新驅動」可能是2018年A股兩大主旋律。建議投資人上半年可布局藍籌股概念的A股基金,除了有官方政策抬轎,6月MSCI納入A股後也將直接受惠。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資金即不斷流向大陸股市,一則看好大陸經濟L型落底與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成效、一則提前卡位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新機會。雖然2月一度受到全球股災波及,上證指數回落波段低點,但整體趨勢未見反轉下,預料陸股仍將吸引投資人青睞。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指出,2018年持續高於趨勢的全球增長預測,將為大陸的主要出口行業提供理想的支持。儘管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所放緩,但仍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提振信心,新興市場尤甚。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陸股創近期新高後出現修正,製造業活動受到環保限產影響、PMI指數略有下滑,但仍持續擴張。短期在兩會之後,預期將出爐金融監管政策擾動市場,但長期在企業獲利、ROE持續回升改善下,陸股仍將有相對突出的表現。
元大上證50ETF基金經理人陳重銓表示,從去年6月19日MSCI宣布加入大陸A股後至今,以大型藍籌股為主的上證50指數上漲16.4%,而上證指數僅上漲4.6%。包括JP摩根在內的眾多機構看來,今年的全球投資市場,以股市為首選,而在股市當中,則是以大陸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為首選,其中,上證50指數更是首選當中的首選。
兆豐國際大中華平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前瞻今年兩會,包括先進製造、農業、環保、住房長效機制、醫藥、文化傳媒、改革開放40周年等議題將躍為潛在熱點,投資人可多加關注。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