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3-09 09:31

保育有成 生態紀錄祖師爺:一大群水鹿來跟我混日子

台灣生態紀錄片的「開山祖師爺」劉燕明今天將與林務局簽約,將他36年來拍攝的生態紀錄影像資料全數無償捐贈林務局,由林務委託專業團隊將膠捲底片數位化,分類整理典藏、多元應用。
林務局表示,1984年,劉燕明在關渡拍攝淡水河候鳥,累積了3萬多呎膠卷,推出台灣第一部生態紀錄片《淡水河水鳥歲時記》,之後又陸續拍了《台灣獼猴》、《藍鵲飛過》、《台灣野鳥百年紀》3部生態紀錄片,開台灣生態攝影先河,至今已累積20部生態紀錄片作品,捕捉了700捲以上的珍貴生態影像。
《台灣獼猴》一片拿下1991年第十四屆美國蒙大拿州國際野生動物電影展最佳攝影獎,1992年以《藍鵲飛過》榮獲同影展第十五屆最佳藝術概念獎,本片與隨後推出的《台灣野鳥百年紀》皆入圍金馬獎。1995年他再以《台北樹蛙》拿下第四十屆亞太影展攝影獎,近期以《熊鷹英雄》拿下2014年美國休士頓影展金牌獎等,成就獲國際肯定。
劉燕明一生奉獻於自然生態拍攝,以超凡意志力,在山林間孤獨守候野生動物、讓動物們放下對他的戒心,不但須跋山涉水,拍攝期更時常數天無法移動,一天只吃一頓泡麵。
劉燕明談起2013年前後拍攝《繽紛丹巒》第1、2集期間,被一大群野生水鹿包圍,「水鹿會來跟你混日子,你住幾天,牠就來跟你混幾天,不是一隻,是一大群,30多甚至40多隻。」他說,林務局近20多年來致力生態保育,成果已能從水鹿族群量的恢復中看見。
林務局表示將把劉導多年記錄的膠捲底片數位化,分類整理典藏,後續再剪輯影片多元應用,力求達到最好的宣導效益,擴大全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環境意識,提升保育成果,讓臺灣成為生生不息的永續之島。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