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2-28 17:09

《基金》台股新春最吸金,市場展望樂觀

【時報-台北電】國際股市上周緩步回穩,但外資仍持續調節新興亞股,淨流出金額則縮減至7.9億美元,且台股為外資上周唯一的買超市場,資金淨流入1.3億美元。統計2018年2月至今,外資賣超新興亞股94.4億美元,除越南呈資金小幅流入,其餘市場皆遭賣超。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台股自2月12日封關,21日新春開盤,受到美股反彈激勵,加上國際股市在台股休日期間多表現亮眼,顯示投資人回歸理性,重新審視經濟基本面與企業財報表現。隨著美國景氣持續復甦,通膨緩步上升,企業獲利表現亦逼近15%的高度成長,市場展望仍朝正向發展。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雖然台股封關前受到國際市場牽動而出現較大震盪,休市期間也未能參與國際股市反彈,不過新春開市後有急起直追之勢,上周短短三個交易日,加權指數上漲逾3.5%,表現傲視全體新興亞股。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儘管2月初美股大跌引發全球股市修正,部分股市更回吐今年來漲幅,不過新興亞股如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台灣、印度等今年來仍守住正報酬。
展望後市,在近日美股出現回穩跡象、全球景氣擴張態勢未變,加上亞洲經濟和企業獲利前景仍看好,且不乏利多政策的支持,包括強化基礎建設、稅務改革等,皆有助整體經濟和相關產業發展,並有望進一步為股市表現增添動能,中長期投資前景仍值得期待。
宏利投信指出,檢視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的數字,美歐的消費力道持續增溫,亞洲出口的增幅也持續轉佳,新興市場中,兩大主流經濟體大陸與印度,也持續透過政策與市場機制導引繼續結構調整,即便經濟增長率不如往年,但其「以量換質」的做法,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仍應以利多視之。(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