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2-28 17:08

《基金》雨過天青,新興市場反彈潛力大

【時報-台北電】全球市場經歷農曆年前的大幅度回檔震盪後陸續出現反彈,觀察過去股市總會在一段時間後遭遇較大的回檔,自2000年以來,美股大跌後,新興與成熟市場主要股市的反彈不一,不論短期或中期多出現上漲表現,其中又以新興市場表現更加突出,後一年平均漲幅近三成,加上目前新興國家經濟持續增溫,急跌後不失為布局時機。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表示,觀察目前全球的經濟數據,屬於已開發國家的歐洲、美國,失業率持續下降,勞動市場景氣熱絡,有利內需消費成長;新興市場的大陸與印度,持續維持6%以上的高速經濟成長,加上原物料價格回穩,使得巴西與俄羅斯走出衰退,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目前皆處於經濟向上的階段。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儘管美國升息態勢不變,但亞洲各國包括印度、印尼、台灣、南韓等,仍以寬鬆貨幣政策為主,搭配擴大基礎建設、減稅等財政措施,用以刺激經濟表現,將帶來區域投資與信貸增長,支撐就業率與薪資調漲,提振內需消費。
宏利投信股票投資部主管游清翔表示,預計2018年亞洲股市將繼續表現良好。鑑於基期較高,潛在收益可能不會像2017年那樣可觀,但亞洲仍處於周期上漲的中段,並且在各國結構改革的支持下具備穩固的基礎。正如大陸、南韓和印尼的情況,亞洲能夠實現結構性經濟增長,可謂獨領風騷。
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吳維表示,預計受惠於景氣循環向上帶動,亞股仍有表現機會,加上政府仍推行財政政策和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仍有利整體投資成長,但需關注匯率走勢是否會帶來不利影響。
元大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張哲銘表示,亞股未來走勢將決定於各國基本面,可在股市回檔時布局印度、大陸及東協市場。大陸企業獲利上修,景氣維持擴張下,股市仍有可為。東協國家今年GDP成長優於去年,原物料價格上漲,輔以選舉加持內需成長,今年維持正向看法。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資深副總裁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指出,相較於成熟國家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17.04倍,新興市場僅有12.5倍,股價面相對便宜;在獲利成長性方面,IBES也預估新興市場未來12個月獲利成長率為13.05%,優於成熟國家的10.02%,深具價值投資機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