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2-24 09:53

吵個「好」架,不會危及婚姻

•作者 : 曾涵郁編譯
跟另一半有摩擦時,你最常出現的反應是什麼?
華盛頓大學教授與心理學家古德曼 (John Gottman)研究發現,當你與另一半爭執時出現批評、輕蔑、自我保護、石牆,你的婚姻將會出現危機。在每一段黯淡結束的婚姻關係中,有93%的機率會發現這四項致命的婚姻殺手。
當婚姻或是伴侶關係觸礁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暸解問題的癥結點,它可以預防下一次的爭執,也可以解決當前面對的困境,而大部分夫妻和伴侶關係終結的原因就出在,爭吵時出現四大殺手。
衝突本身其實不是問題,相反的,衝突在伴侶關係當中是一件正常,甚至是強化關係的良藥,因為它有助於兩個不同需求的個體試圖找尋共通點,關係的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衝突的次數,而是解決衝突的方式。如何有效避免。
1.無效的批評
千萬不要將無效的批評和給予回饋混為一談,沒有建設性的批評是最糟糕的表達形式,它容易導向另一半的個性、性格,且通常以「你怎麼樣」作為開頭,像是:「你從來沒有想到你的行為會影響別人,我不信你這麼健忘,你就是自私,你沒想過別人的感受,你根本不在意我。」。
這樣的講法,無助於解決當前的問題,而是淪為個性上的無效批評。
解方:提出正面需求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為了表達意見,卻無意間轉為無效的批評,你最好在對另一半表達建議之前先預先想好內容,以達到有建設性的敘述。此外,每一次的討論,最好專注某一事件,或是特定事情的行為,如果是概括地包含多樣事情,很容易轉為攻擊人格特質的。
古德曼認為,有效批評是給予對方改進的機會,以進行適當的溝通。一個明顯的例子如下:
負面需求
春嬌:「你整個晚餐時間都在談論你自己。」
志明:「我才沒有!」
正面需求:
春嬌:「我希望你能問問我今天過得怎樣,如果你這樣問我,我會滿開心的。」
志明:「喔!我不知道你這樣覺得,你今天過得怎樣?」
2.輕蔑
輕蔑是以任何形式來貶低對方。除了言語上直接的貶損之外,輕蔑也會以間接的方式透露,像是翻白眼和玩笑式的嘲諷,被貶損的一方通常會自我價值下降。典型的輕蔑表達會像是:「你說你很累!?笑死人,我下班接小孩回來,像個瘋子一樣整理家務,你一回家就攤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沒有時間再照顧另一個老屁孩⋯⋯」
解方:回到當初對方吸引你的情景
對另一半喪失興趣是產生輕蔑感的主因。當你發現找不到對方過往吸引你的魅力,相處上不再充滿樂趣時,輕蔑感就會無意竄出。古德曼認為,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伴侶互相討論過往快樂的時光和事件,找到過去對另一半的景仰和情感,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再出現衝突時,伴侶會像隊友一樣共同面對問題。
最簡單的討論話題像是,你們是怎麼認識對方,怎麼在一起的,為什麼你選擇你的另一半而非其他人,你對另一半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3.自我保護
當你面對衝突時,開始推卸責任,捏造藉口,甚至為了反駁而提出相對的抱怨等,這些都是淪為自我保護,只會讓雙方更加劍拔弩張,無法專注在事件本身,且陷入無效批評。
解方:
你必須靜下心來,聆聽對方的訴求(抱怨),承認自己部份的責任,並表達認同對方的感受,這並不表示你必須認同對方的說法,而是在尋找解決的辦法,當對方情緒平息時,雙方就可進行較有建設性的談話,再一次的,你們又會成為隊友,一起面對問題。
古德曼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分享了一個例子:
女方:「你每天都在看電視。」
男方:「什麼叫做我每天都在看電視!?我在工作,看新聞總可以吧?你才每天都在看電視!」
接受部分責任,尋找解決的辦法
女方:「你每天都在看電視。」
男方:「好啦,我知道你很不高興,我只是剛下班回家很累,想放空一下,如果你不喜歡,那不然我們找一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怎麼樣?」
女方:「好吧,對不起,我只是覺得我下班回來就接著照顧小孩,你只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有點受不了。」
男方:「那我來幫你,結束後,我們一起去散個步怎樣?」
女方:「好啊,謝謝你的體諒喔。」
4.冰冷的石牆
當接收者拒絕任何對話,不表達任何反應時就是石牆。典型的石牆反應是沈默,看似漠不關心甚至無視另一半的存在,通常不講話的一方,會自認這樣是自我冷靜,以及舒緩緊張情勢,但事實上,直接的石牆行為只會徹底激化正在表達的另一方,並且阻礙問題的解決。
解方:要溝通
解決爭執的根本之道在於溝通,儘管你當下是無語問蒼天,切記保持眼神上的交流,以及適時的反應,例如輕微的點頭,讓正在表達的一方知道,你仍然在對話中。
但如果你在衝突的當下已被情緒淹沒,可以先告訴另一半,並且暫停對話,或是雙方平時就約定一個中立的手勢暗號,來表達暫停,如果這個暗號很有趣,有時甚至可以直接將緊張情勢化解。
而提出短暫停的一方,此時可以找個個人的空間,不管是房間,朋友家甚至是戶外,調整自己的呼吸,自我冷靜。古德曼認為,雙方在自我舒緩情緒過後,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再一次的成為隊友共同解決問題。
出處:
Huffpost、GottmanInstitute、GottmanInstitute Critism、GottmanInstitute Stonewalling、GottmanInstitute Contempt、GottmanInstitute Defensiveness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