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7-20 18:44

07/21號傳真稿筆記(方亞申)

DRAM模組、通路輪漲,至上後台硬高淨值漲勢可期
上週台系下游代工廠紛紛大漲,包括緯創( 3231 )、廣達( 2382 )、宏碁( 2353 )、仁寶( 2324 )等都領先創新高,外資認同度大增,加上英特爾看好未來PC需求,看來法人對於下半年不論是返校潮或是年底旺季都看得相當好才會積極拉貨。而繼代工大廠後,相關零組件股價也都大漲。而最誇張的是面板價格自2、3月一路上漲,7月份上漲超過9%,8月份還將再調漲。而各項零組件都調漲後,只有記憶體部分價格還在相對低檔,似乎後市調漲機率將相當大。而台灣DRAM大廠這次景氣循環被震的東倒西歪,力晶( 5346 )及茂德( 5387 )淪為全額交割,台塑集團的華亞科( 3474 )及南科( 2408 )則面臨技術轉換,韓國三星及海力士則是大獲全勝,將可能是未來一波景氣上昇大贏家,不過台灣生產大廠體質待調整,但對模組及通路商影響卻不大,正值上半年季報將陸續公佈,包括威剛( 3260 )、創見( 2451 )、勁永( 6145 )、至上( 8112 )等都可能繳出漂亮成績單,本週股價開始展現強勢表現,一旦DRAM價格再度調升,那麼對上述廠商又將有加分作用。
在2008年全球DRAM廠資本支出降至96億美元左右,較前一年度大減48.7%,今年以來,廠商資金需求更為困窘,預估全年度的資本支出再降50%左右,約介於40-50億美元之間,所以除了韓國三星電子不畏景氣低迷,依舊持續進行投資,以及台灣南科集團有轉換製程的迫切性支出需求外,其餘廠商均已暫緩投資擴產的行動,而其中僅三星電子仍有餘力可以建置50奈米製程及產能。因此整個產業再砍資本支出後,成長率將降至30-40%,落後去年成長67%許多,將會有利於DRAM價格跌幅趨緩甚至是上漲。
依據過往的歷史經驗來看,一旦DRAM市場資本支出占營收比重降至30%以下,整個產業就有觸底反轉的機會產生,而今年DRAM資本支出將有很有可能降至佔整體營收的20%以下,低於去年的38%,對於整體產業而言,未來的想像空間與股價上的比價空間將有機會逐步蔓延擴散。
近期傳出下游大廠接受8月份DRAM價格調整約20-30%,果真屬實則對DRAM通路及模組廠將最有利,目前DRAM報價呈現一底比一底高的狀況緩步推升,以DDR2 1Gb eET顆粒現貨價為例,於2008年12月底時,價格約在0.6美元附近,而根據集邦科技週一的最新報價顯示,DDR2 1Gb eET顆粒現貨均價為1.12美元,顯示這八個月以來,報價以向上推升逾85%,然而,目前即將進入DRAM傳統旺季的第三與第四季,隨著PC與NB下半年低功耗的新機種推出,在提前備貨的效應之下,DDR3報價近期水漲船高,與DDR2價差逐漸拉大,也為DDR2價格提供了一定支撐。近期隨著DDR3報價的不斷上漲,以及PC與NB的OEM廠認為DDR2下檔空間無多,為避免墊高未來採購成本,近期大廠備貨態度轉趨積極並調升收購價格。
而台灣模組廠威剛與創見第一季與第二季財報都非常亮眼,近期股價自然水漲船高;以威剛來說,第一季稅後就賺了2.11元,預估第二季的稅後賺2元以上沒有問題,簡單說就是上半年具有挑戰4.5元的水準,而在創見的部分,第一季稅後就賺了2.3元,預估第二季的稅後仍是在2元以上,上半年有機會站上4.5元。
至上獲利逐季上升,低股價淨值比有利向上反應
在DRAM模組通路族群相關個股之中,至上股本15億元,第一季每股稅前獲利0.3元,雖然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減少11.7%,但是記憶體價格緩步走高,第一季庫存為3.12億元,庫存回沖利益,加上第二季毛利率相較於第一季提升,據市場傳聞,第二季獲利將有機會較第一季躍增近兩倍左右,而第一季稅前獲利4500萬元,果如此推論,則第二季獲利將逼近9000萬元,預估上半年每股稅前獲利接近0.9元。
由於近二年來,全球DRAM廠資本支出大幅降低,真正擴廠持續投資的只有韓廠的三星電子,至上是韓國三星電子的通路商之一,在目前價格不斷推升的背後意義,代表需求端對於供給端依賴程度上升,有三星這個又大又硬的後台,在預期下半年需求將持續增加的狀況下,至上可以說是佔盡先機。
DRAM景氣已經度過第一季寒冬谷底,第二季約呈現持平,而第三季在下游廠商已開始出現明顯拉貨下,相對供給面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且已傳出OEM廠商接受調價的結論,法人預估,第四季的需求將會更旺,DRAM價格可望有另外一波的上升,對於至上業績成長是一個相當好的契機,尤其背後有三星做靠山,第二季毛利已經開始回升,預期下半年將會逐季成長,獲利超過上半年應屬正常,法人預估今年每股獲利將會超過2元並非難事。
更何況該公司每股淨值高達19.66元,以週一收盤股價12.65元來計算,股價淨值比為0.64倍,相較於威剛、創見、勁永等個股,股價淨值比動輒超過兩倍以上,至上相對偏低,也為股價低檔提供支撐,在業績看好逐季獲利成長之下,股價將有朝向淨值靠攏的機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