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8-01-09 09:14
冬令進補 宮廷醫學專家共論膏方養生
新華網北京日電(劉映)“冬令進補,推薦膏方”,宮廷養生有何特別之處,膏方進補有何“講究”?為進一步弘揚北京宮廷醫學文化,發揮宮廷醫學在中醫領域中的作用,在近日舉行的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2017紫禁城國醫論壇上,宮廷醫學研究專家們圍繞把宮廷醫學成果進行轉換與實際應用,從禦醫養成、內丹修煉、宮廷禦膳的養生經、冬季宮廷膏方調補等方面,研討了宮廷醫療養生保健、調治疾病的獨特經驗。
宮廷醫學注重養生和防治未病
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國醫大師陳可冀院士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後張京春在介紹《宮廷醫學養生與膏方調攝》時表示,宮廷醫學引領了傳統中醫藥學的發展方向,也是歷代眾多中醫藥精英集體智慧的結晶,宮廷醫學研究融和了臨床治療、養生保健和醫學文史等領域,對其進行深入整理和挖掘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都國醫名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前院長劉燕池在講解《談宮廷醫學的傳承與發揚——從禦醫韓一齋到北京名醫劉奉五》時強調,宮廷醫學是歷代優秀的醫學群體,不是一般的醫學流派,代表著中國歷代醫學理論和臨床功效的高水平。劉燕池表示,禦醫群體的形成主要有三大途徑:一是徵召推薦,其名醫來自五湖四海,集南方北方、寒熱溫涼、經方時方,傷寒溫病,各派傳人,各攜絕技,匯集于一起。從一方名醫成為國家太醫院署成員,故必須要有真實本領和較高的理論臨床水平。二是考核選拔,通過嚴格考試而成為禦醫。三是太醫院署學員班自我培養,教學嚴格,師承明確,代代傳承,延續了較高的當代醫療水平和技能,從而保證了太醫院整體的高水平療效。太醫院屬于國家機構,其服務對象是當時的最高階層帝後嬪妃、王公貴族、皇親國戚,且有官階、職位嚴格考控,如清代太醫院醫史資料完整保留至今真實可信,為後世研究保存了可靠的醫學資料。宮廷醫家理論水平較高,大多有著作問世,但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由于宮廷醫學的位置及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故在傳統診療方法及應用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如重視補氣益腎,尤重調理肝脾;常用藥餌膏滋,以期益壽延年;倡導生活調攝,重在防治未病等。
膏方進補講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秋收冬藏,冬季是進補的時節,也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時節。
膏方,又稱“膏滋”,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成藥。它是在大型復方湯劑的基礎上,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確立不同處方,經濃煎後摻入某些輔料而制成的一種稠厚狀半流質或凍狀劑型。膏劑為中醫傳統的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張京春表示,膏方有外用與內服之分,外用膏劑就是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膏藥。膏方一般適用于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養生益壽者。
“膏方的服用時間需要根據病人的體質、季節的變化、地理環境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膏方既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又有治療預防的功效。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以治療為主的膏方可視病情需要,根據不同時令特點隨季節處方。”張京春説。針對冬季天幹物燥、影響呼吸係統健康的特點,她推薦了“二冬膏、梨膏”,“天冬八兩,麥冬八兩水熬去渣,加川貝面二兩,煉蜜收膏。鴨梨去核20個,取汁,兌煉蜜收膏。”張京春説,二冬膏以天冬、麥冬為主藥,治療肺胃燥熱、痰熱咳嗽之證,天冬與麥冬功效相似,既能滋肺陰、潤肺燥,又能清肺熱,加入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鴨梨潤燥生津,共奏消痰潤肺之功,可治療幹咳久咳、咽喉幹燥、痰中帶血等症狀。方中天冬又可滋腎陰、益胃生津,麥冬也可養心陰、清心熱,所以該方久服也有補益之功,在研究清宮醫案時也發現慈禧太後常年服用此方。
對于膏方服用,張京春提醒,也有一些注意事項。為了更好的發揮藥效,服用膏方時應忌吸煙、飲酒;不宜喝咖啡、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少食油膩、海鮮、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屬陽虛有寒者應忌生冷飲食,如陰虛火旺者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哮喘患者應忌蝦蟹腥味。膏方最好不要剩到下一年吃,因為膏方一般是現制的,未添加過防腐劑,存留時間過久會發生變質,吃了反而對身體不利。平時儲存時應放在陰涼、幹燥通風的地方,或放在冰箱中儲存更佳,但最好盡快吃完。每天服用膏方時,可放一個固定的湯匙,以免把水分帶進容器中而造成發霉變質。
據悉,本次會議由北京中醫藥學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北京市門頭溝中醫醫院承辦。當日,還有諸多專家進行了主題報告,如著名宮廷歷史專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圖書館副館長向斯介紹了《禦廚養生經》;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太極拳家梅墨生交流了《太極拳與道家丹道之相關探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