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5/89/58980.jpg)
-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1-03 07:11
亞太平衡基金 穩穩賺
亞太平衡基金 穩穩賺
2018-01-03 經濟日報 徐念慈
新年新氣象,盤點過去一年亞太與全球市場的表現亮麗。根據彭博統計至2017年底,MSCI亞太指數、新興亞洲指數年報酬率各衝漲逾28%、40%,強過MSCI世界指數僅兩成的漲幅。法人機構表示,亞洲企業發展看旺,資金匯聚力道加溫,亞太股債市成為資產配置的「強勁馬達」。
財富管理專家指出,自2017年第4季前後,亞太多數國家企業財報穩健,中國19大會議方向確定,聯準會升息速度確認、亞洲吸金方向暫未有大變化下,亞太市場仍具強烈的投資魅力。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近三月跨國投資-區域型-亞洲分類當中,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以績效4.3%表現超越同業基金平均值,2017年底前外資休兵進入市場盤整,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近月、近周的績效仍盤堅維穩,超越同業基金平均值震盪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根據IMF預估2018年新興經濟體GDP為4.9%、新興市場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是12%,新興亞洲市場成長強勁有力,成為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另外,美國稅改對於資金流入亞太市場的影響有限,主要是等稅改落實並出現變化的時間點可能延緩,加上亞洲新勢力如:大中華、東協、印度等國家,具有優勢產業及高股息企業,多半集中於消費、金融、工業等類股,能提供較具內需成長的潛力。
此外,不少亞洲主要國家本益比預估值相對成熟國家市場低廉,如:2018年印度本益比估值16.4、印尼15.5、中國13、香港12倍等,但如歐美等多數成熟國家本益比約為20~30倍左右,可見亞太市場仍然有可投資的價值。
在升息持續、資金仍充沛的環境下,投資亞太市場有較積極的作法?楊子江表示,亞股市場底蘊雄厚,建議投資組合增加股票部位、調整債券比例,如: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將持續拉高股票部位至近七成、調整債券部位至約兩成,布局持續側重大中華、東協、印度、印尼等地區,追求長期資本利得、同時收取債券配息空間,優化股債配置組合的成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