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7-12-23 09:01

沒事勾勾腳 改善下肢靜脈曲張

文 / 吳國斌
下肢靜脈曲張運動療法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減少靜脈血液瘀積阻塞,以降低下肢疼痛及併發症。以下介紹5種改善或預防下肢靜脈曲張運動療法,供讀者學習交替靈活運用。
改善下肢靜脈曲張的五個方法
1. 拍打膝膕窩(即膝蓋後方的凹陷)
中醫認為「腰背委中求」,放鬆兩膝膕窩的筋,不只對人體腰背部肌肉的放鬆有幫助,對兩腿屈伸困難、兩膝酸痛的人尤其有效。拍打兩膝膕窩的力道要適當,有點疼痛即可,一次5分鐘,一日兩次。兩腿活動靈活,做其它下肢運動會較為順暢。
2. 快速競走
快速競走時兩腿肌肉不斷地收縮、放鬆,可以加速兩腿靜脈血液回流的速度,增加靜脈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血液淤積。
建議每天快速競走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結束後,將兩腿抬高,躺下休息。兩腿要高於身體平面,躺10分鐘左右。
3. 屈伸兩足背
將兩足背同時用力伸平後,再用力彎曲,多做可改善靜脈曲張。(Shutterstock)
將兩足背同時用力伸平後,再用力彎曲,反覆做49回。一日可數次,做越多越好。
屈伸兩足背的運動不但可以收縮、放鬆兩腿的肌肉以增加兩腿的血液循環,更重要的是可以打通下肢的六條經絡,使下肢的肌肉韌帶柔軟有彈性。長期做此運動可以使兩腿輕盈,並改善兩膝關節退化的症狀。此運動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可隨時操作,簡單易行。
4. 直腿上舉
● 仰臥,頭部墊一枕頭,雙手置於身體兩側;
● 兩腿繃直,先舉起左腿,在空中停留數秒鐘後放下;
● 再以右腿重覆上述動作,交替進行9次。
5. 屈膝貼腹,伸直後擺
● 先右側臥,右手掌枕放於頭下;
● 左手臂沿著軀體向上伸展;
● 左膝彎曲,膝蓋向腹部貼近後,再用力伸直、後擺,反覆做9次;
● 再轉身向左側臥,重覆上述動作9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