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熾翼火龍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7-12-01 20:23
趁盤整快脫身 雙北中古屋待售量增1成
建商為求順利「脫身」,今年新案紛紛祭出破盤價搶市,而原本仍在堅持價格的屋主,如今也受到建商價格戰影響,心態開始放軟,加上市場買氣逐漸回溫,導致中古屋市場湧現一波售屋潮。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內部官網發現,今年雙北市7~10月網路待售量較去年同期都有明顯成長,增幅約在10~15%左右。
根據永慶房仲網統計,今年7~10月網路待售量與2016年同期相比,台北市待售量年增率前3名,分別是大安區增加15.2%、信義區成長14.4%、內湖區增加11.8%。新北市待售量年增率則以新莊區增幅10.7%居冠,其次則是板橋區增加9.9%、永和區增加9.4%,就整體而言,台北市增加幅度高於新北市。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大安、信義區雖然位於台北市蛋黃區,但也是房價被炒得最高的地區,因此自這波房市反轉後,北市房價反而是由蛋黃區領跌,儘管目前房價已修正到一定程度而開始出現盤整,但因短期內沒有立即反彈的理由,緩跌趨勢仍未改變。
雖然大安、信義兩區新案不多,但建商為求順銷,新案破盤出脫的案例不少,因而造成價格破壞效應,由於不少資產位於蛋黃區的屋主,對於價格的敏感度都相當高,因此打算趁這波房價盤整期積極求售,至於內湖區,則是新屋讓利效應持續發酵,擠壓中古屋市場銷售空間,讓屋主心態出現鬆動。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新北市。其中,新莊區因有新莊副都心與頭前兩大重劃區,新屋待售物件量大,今年副都心的新案「皇翔御花園」開價3字頭搶市,板橋區則在江翠重劃區「江翠one」4字頭開響第一槍後,天花板儼然成形,都造成周邊中古屋屋主降價壓力增加,怕愈晚賣價格更低,導致待售量成長。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目前雙北市新建案「讓利」搶市的情形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區域的預售案,開價都比區域內新屋甚至中古屋還便宜,例如大安區7字頭、中正區7字頭、南港區5字頭、淡水區1字頭、林口區2字頭、新莊副都心3字頭等,完全打破市場對區域行情的認知。
他說,以大安區為例,建案「耕云」與「大安一景」,開價都比市場轉售的新屋,甚至中古屋便宜;信義區也有開價低於百萬元的建案,多少會搶食周邊市場。
陳傑鳴認為,今年「價格」還是吸引有限買氣的重要關鍵,然而,近期卻發現有部分屋主看到政府與銀行頻頻對購屋者釋出利多,打算上調開價,但此舉恐造成購屋者轉往「讓利」建案,甚至要有售屋時間會拉得更長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