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7-11-28 21:50
楊鵬生專欄:獎勵都更不如加裝電梯
楊鵬生/醫師、作家
老舊公寓住戶需要政府幫忙的不是都更,而是加裝電梯!
台灣是民主社會,10個人可以有11個意見,因為有龜毛的人後來又改變心意了!都更潛藏巨大利益,常常又黑影幢幢,有些人看到別人吃的肉比較大塊也會不爽;房屋也不是土地,方位、採光和格局等等每一間房屋都不一樣,都更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其實也很難!
屋齢三十幾年以上老舊公寓的改建問題,已經沸沸揚揚吵好幾年了。
中南東部的房子即使已經非常老舊,但是因為土地價格沒有上漲,幾平沒有建商願意辦都更。
鼓勵、補助或輔導老舊公寓加裝電梯,其實是現階段比較實際可行且爭議較小的政策;因為電梯有公益性質,所以建議或許只要超過二分之一(含)以上的住戶同意,公寓即可加裝電梯。
譬如:四層樓公寓住宅,只要有二戶如4樓和3樓住戶希望加裝電梯,即可辦理加裝電梯;五層樓的公寓,只要3戶希望加裝電梯,即可辦理加裝;在發生醫療緊急狀況時,電梯可以提供住戶和急救人員非常實際的支援,並且電梯可以立即改善公寓的日常生活機能。
當年為台灣打拚的人們,現在可能已經六、七十歲了,年輕時爬樓梯是運動,老了爬樓梯就是負擔;況且不是只有人在爬樓梯而已,許多日常生活所需如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如果沒有電梯的話,只能徒手搬上搬下。
如果只是站在防災的立場,許多郷下的老舊公寓或房屋其實結構更脆弱,如果遇到強震將更加岌岌可危。但是因為無利可圖,所以沒有建商有意願來都更,雙北因為土地價格和價值上升,加上容積獎勵所以才有利可圖;鄉下的房子老了舊了壞了,也是不了了之。
並非防災都更沒有意義,只是若就房屋的安全性來考量都更的優先順序,許多鄕下的房子可能還更需要政府和各界關愛的眼神。事實上,若非土地價格上掦和政府容積獎勵,要房屋所有人自己拿錢出來都更,只是癡人說夢。
都更因為利益衝突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或許政府在法令上支援老舊公寓裝設電梯、在財稅上奬勵裝設電梯,並且主動道德勸說住戶裝設電梯,可以收立竿見影之效;可以立即提升老舊公寓的生活機能,政府幫忙解決公寓住戶加裝電梯遇到的困難,才是大多數公寓住戶最需要的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