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6 07:13
修空拍法令 飛行安全、救災方便怎兩全
空拍機日漸風行,有人像義消一樣用來協助救災,火裡來、水裡去,搶救不少人命。國內更有20多萬名玩家,利用空拍機記錄不同視野風景。但因過去空拍機無明確法令規範,少數玩家變成老鼠屎,鬧出空拍機撞台北101大樓,在日月潭墜落砸傷遊客,甚至是闖進松山機場、闖入燈會影響總統維安等誇張事件;至於檢警消利用空拍機辦案救災,也因法令不完備,覺得綁手綁腳受限。
民航局標準組組長林俊良指出,現行《民航法》只規範空拍機不得在限航及禁航場域使用,出事難以究責,部分縣市政府或風景區自行訂定規範,像台北市與日月潭國家風景區都有規範限制飛行的區域,但空拍機與操作人的管理無相關規定,且場地也沒有由中央統一規定與發布。
他說,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月10日,《民航法》無人遙控機專章在立院一讀通過,未來研擬區分成個人玩家與公家機關、救災團體,個人玩家操作250公克以上機種就必須註冊,使用1公斤以上機種必須考照,平常只能在開放區域、400呎以下的日間飛行。
至於公家機關以及協助救災等民間團體,因任務需求,使用頻率也較高,所以飛行區域比個人玩家廣,也可以在夜間飛行,但相對的,這些空拍機不分機種,都得由機關團體註冊即可,可由多人考照操作同一架空拍機,因應災害防救、偵查、調查急迫性,不用每次使用都申請。
玩家好奇哪邊可升機器空拍?林俊良指出,由地方政府規範後,民航局統一公告飛行範圍,至於偵查案件和救災,考量立即性和保密因素,區域則不受限。玩家若違反註冊或縣市政府限令最高罰15萬、未領有操作證或未投保最高罰36萬、在禁限航區最高可罰150萬,甚至可沒收空拍機。
由於目前修法方向之一是將空拍機登記在機關團體下,讓部分自備空拍機的義消有點不一樣的聲音。多次支援搜救任務的黃姓空拍機玩家表示,雖然明確的訂出規則比較好遵守,發生意外也找得到人負責,但自己買的空拍機登記在團體名下,可能有他人共用、損壞等等問題,畢竟空拍機都不便宜, 「我們是比較支持實名制,自己飛的飛機自己負責。」
台中市九一九救援協會大隊長陳威旭說,這些法令是針對不守法的人,但無論什麼規範,不守法的人可能還是不遵守。但部分義消向他反映,他們自己買空拍機參與搜救,現在又要考照又要登記,讓他們幫忙的意願越來越低。(地方中心/連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