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5 19:33

610克巴掌仙子 萌女娃開心回長庚娘家

位於桃園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每年約接生3千6百名早產兒,今天下午舉行早產兒回娘家活動,上百名家長開心帶著早產兒回來長庚與醫護人員相聚,其中,當年出生僅23周大、體重僅610公克的「巴掌仙子」張庭語也在媽媽陪同下「回娘家」,庭語如今已1歲1個月,睜著圓圓大眼,萌樣相當惹人喜愛,醫生也誇庭語成長情況良好,是十足的「模範生」。
張媽媽說,第二胎拚試管嬰兒,前年好不容易懷上庭語,經評估需到醫院安胎,但在安胎2周時不慎引發敗血症,接著胎盤破裂得立刻生產,庭語也提早來報到,庭語當時才23周大,幾乎只有巴掌大小,模樣骨瘦如柴,「第一眼看到時,很捨不得她全身插滿管子」,忍不住崩潰大哭。
負責照護庭語的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徐任甫說,庭語當時才23周大,是他接手過周數最小的嬰兒,當時生產時情況危急,醫護團隊尊重家屬意願全力搶救,好在庭語生命力旺盛,活了下來,雖因早產緣故,庭語有慢性肺部疾病,但現在狀況不錯,令人欣慰。
「真的很感謝長庚醫護人員的幫忙」,張媽媽回憶說,庭語早產出生在醫院住了4個多月,她抱著孩子回家時,「自己全身忍不住發抖」,在家照顧早產兒挑戰不少,庭語睡眠時間與父母顛倒,喝奶狀況也不佳,「當時真的快得憂鬱症」,好在長庚派醫護人員居家訪視,讓家長們放心許多。
今天早產兒回娘家活動中,年紀最大的「早產兒」則是12歲的雙胞胎兄弟洪晨昌、洪晨和,洪母吳碧雲說,當時提前破水,27周產下雙胞胎兄弟,哥哥當時體重才900公克,弟弟也才1200公克,洪父洪德昇也形容孩子像解剖台上的青蛙那麼大,小腳丫只有成人拇指般大。
吳碧雲說,照顧早產兒很不容易,當時孩子在醫院住了110天回家之後,得靠血氧監測器監測狀況,餵奶時也得邊給氧,大人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在孩子4歲以前也常得往返醫院,但很感謝醫護人員們的照料,孩子如今健康成長,每年也一定要「回娘家」,和大家聚聚。
林口長庚醫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朱世明說,長庚每年接生1千5百公克以下早產兒約800人,這些孩子易有後遺症,1歲內入院率也比足月兒高出4倍,長庚從4年前開始,替這些孩子安排居家訪視,到府給予實地照護建議,利於出院後等銜接,也讓家長們更能安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