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7-11-23 09:10

王陽明:知識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知識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王陽明說:“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
意思是說,人天生具有良知,不需要求之於人或書籍,若能發揮(致)良知,便可成就德業。
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才是力量,或者說,以良知為方向的知識才是力量。
1519年,王陽明用了不到50天的時間,徹底平定擁有精銳20萬的甯王朱宸濠。這就是致良知的結果,以絕對劣勢的兵力擊敗強敵,這就是良知的威力。
王陽明,這個稱呼來自他的號,他曾在家鄉的陽明洞修道,所以自號“陽明子”,世人稱陽明先生。
其實他的本名是王守仁,出自《論語》中的一句話:“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通過知識能實現的,如果沒有仁德來守護,雖然暫時可以實現,但是終究還是要失去。
孔子說的“仁”就是良知,“守仁”就是以良知為方向做人處事。
人最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所左右,所謂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叫做“習氣”。
良知迷失了方向,就叫做“習氣”。致良知就是去掉習氣,使內心重獲光明。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非常崇拜王陽明。在他的經營哲學中,到處是王陽明“良知”的影子。
比如稻盛和夫說,要判斷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邏輯,還應當看它是不是符合良知。
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中,日本樓市出現泡沫,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現金放在銀行,連銀行都在建議稻盛和夫去炒樓。
稻盛和夫說:“我們還是用傳統的方式賺錢,而不用炒地皮來賺錢。”因為炒房固然賺大錢,但是那是投機,不能給社會帶來實際的財富。
良知即本心:一念成聖賢,一念成庸人
王陽明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良知就是人的本心,人人都有,成為聖賢還是庸人,只在一念之間,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良知就是個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發,能改變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臨突發危機時,無法處理好,原因只有一個:良知被遮蔽,無法發揮威力。
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毀譽,確切的說,就是得失之心。
良知是“天植靈根”,它在人的心中是須臾不可間斷的,如果被得失之心的私欲所遮蔽,生機就不能顯發;如果喪失了良知,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獸。
從知到行,為什麼中間有這麼寬的一道溝呢?因為行是面對最具體的選擇的,選擇關頭極難極難。
一念之間,往往是電閃雷鳴。
良知即快樂:心兵不亂,萬事從容
王陽明有詩雲:“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人們疲于應付各種外界的問題,發現生活和事業中有太多的煩惱和無奈,當發現“良知”這個定盤針後,突然發現萬事萬物的根源都在心上,“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提升了自己的心性,“心兵不亂,萬事從容”,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圓規為什麼能畫出完美的圓?因為心已定,腳在動。很多人的生活為什麼雜亂無章、充滿負能量?因為心不定,腳不動!
“良知”雖然是宇宙萬物的本體,但它卻又是內在于人心的,人可以將內心的良知恢復得完完全全,當達到毫無虧欠之際,人自然與天道合一,這是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真樂”境界,自不覺手舞足蹈,快樂無比。
王陽明曾經引用程子的話說:“知之而至,則循理為樂,不循理為不樂。”
意思是如果能做到致良知了,就會以內心遵循天理為快樂,如果不能遵循天理就會感覺不快樂!
良知即擔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梁啟超曾經稱讚王陽明“是一個豪傑之士”。
有一天,門人鄒守益、薛侃、黃宗明、王艮等人與老師在一起,議論起朝廷中對王學的譭謗、非議越來越厲害。
王守仁微微一笑,說道:“我在南京以前,仍不能擺脫鄉願的氣味。但現在只相信良知的真是真非,照著本心行下去,沒有一點點裝體面的打算。我現在已經變成了狂者之心。即使天下人都說我志向高遠而言行不一,我也不在乎,我只依良知行罷了。”
“依良知行,信真是真非”,王守仁一語道破了自己的心志。他甘願做一個“狂者”,只認准自心良知本有的是非,不委曲敷衍、不瞻前顧後,也不左右回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王陽明用自己的行為給世人做出了示範:心中有良知,行為有擔當。
這才是對“知行合一”的最好詮釋。
在王陽明那裡,“知行合一”的“知”,既是對事物的認識,更是“良知”。是非之心加擔當精神,是為“良知”。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注明來源出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