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15 16:43
地下保單陷阱多 消基會提醒辨識
近年「地下保單」(或稱「境外保單」)猖獗,消基會公布的調查卻發現,有高達71.8%民眾沒聽過地下保單,若遇消費糾紛,因負責公司可能設於國外,我國法令恐難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消基會監察人黃鈺生提醒,民眾簽約前可確認契約是否用中文書寫、查詢要保書有無核准字號,及是否須匯款至國外金融機構等,再三確認才能避免上當。
電話行銷須留意
許多民眾會透過「保險」分攤生活風險或做為養老金的來源之一。消基會針對民眾保險偏好調查發現,61.2%民眾會提早規劃「年金保險」,替未來退休後的養老生活做準備;也有62.1%願意投保「長期照顧保險」,以免未來老化失能,無人照護;壽險則是最受歡迎的險種,高達82.5%民眾投保。
而近年以「電話行銷」保單蔚為主流,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電話行銷是目前流行的銷售方式,雖74.3%民眾接過業務以電話行銷保單,但近9成民眾最後都沒有購買,顯示民眾並不信賴以電話購買保單,且有認知保單條款需要慢慢審閱、確認,以評估保險契約是否適合自己需求。
地下保單勿受騙
然而,「地下保單」近年猖獗,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有高達71.8%的民眾沒聽過地下保單,民眾購買保險時可能一不注意就掉入陷阱,若遇消費糾紛,政府將難以處理。
游開雄進一步說明,「地下保單」也稱為「境外保單」或「國際保單」,是指未經我國金管會保險局許可,在本地市場上銷售的國外保單,這些保單在其所在國家可能是由合法的保險公司簽發,但也可能是連國外政府都未許可的非法保單。
至於如何辨別是否為地下保單?黃鈺生表示,民眾除了要留意契約文字是否用繁體中文書寫,也可至壽險公會或產險公會查詢,觀察要保書和保單條款有無主管機關核准、核備或備查的字號,以及保險費是否需要匯款到國外金融機構或保險公司。
游開雄仍建議,消費者盡量不要購買地下保單,除了因境外保單的負責公司設於國外,我國法令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再者,若將來發生保險理賠爭議,消費者還需自行聯絡國外保險理賠專員,政府或民間組織也難以協助;最後,境外保單契約常是用外文寫成,消費者如果不精通外文,恐將因契約內容的認知差異,發生理賠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