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5/20/52035.jpg)
-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7-11-09 10:49
千禧世代買房晚 動輒選大房
專家指出,千禧世代有意買房,只是等較久才採取行動,一買可能就是較大房子,而非入門級房子。
房地產網站Zillow的報告顯示,18歲到34歲的千禧世代,是美國購屋的最大族群。該公司執行長拉斯科夫 (Spencer Rascoff)表示,整個房地產業目前有個現象,就是庫存極少,而庫存問題的根源,是營建商只蓋高檔房子。要讓建商建造2500、2000或1500平方呎的入門級房子很難,因為蓋棟6000平方呎的大房子賺更多。
拉斯科夫說,因此房價飆升,使得中等價位和低價房子的庫存極少,造成千禧世代租房子更久。但是當他們購買第一棟房子時,比上一代好得多。
也就是說,很多年輕人跳過入門級房子不買,租房到30多歲,然後買的第一棟房子就是百萬元的房子,而不是先買20萬、30萬或40萬的小房子,與以前世代比起來,這是完全不同的心態。千禧世代仍買房,只是晚點買,但買較大的房子。
拉斯科夫還點出千禧世代買房經驗的其他特點,例如很多人向親友借錢付頭款。Zillow 2016年的調查發現,25%的首次購屋者,把親友送的錢當作頭款。
很多年輕人同時物色想買和想租的房子,因為他們知道可能找不到想買的房子。調查發現,近半的首次購屋者也考慮租房子。
千禧世代延後買房的其他因素,還包括較晚結婚。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5歲到36歲族群中,與配偶或伴侶同住的人較少,顯示促成購屋置產的結婚,較晚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