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7-15 17:41

07/16號傳真稿筆記(曾國仁)

大陸對台釋公共工程商機,湖北和寧夏兩地率先公佈台商可參與的基礎建設推薦項目,包括重要橋樑、高速公路和機場物流中心等12項,投資總額達人民幣385億元,約合新台幣1925億元。受此消息影響,國內營造類股應聲大漲。不過,回到法令現實面,營造業者強調台灣政策並未開放,兩岸諸多證照認證上的問題也尚未解決,大陸開出的大餅,對台灣業者來說仍是看得到吃不到。
今年5月間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表示,歡迎台灣營造商參與大陸重大工程建設,湖北和寧夏率先公佈台商可參與的基礎建設推薦項目,主要項目為高速公路、橋樑等。受到這消息的激勵,包括了中工( 2515 )、達欣工( 2535 )及根基( 2546 )、建國工( 5515 )、工信( 5521 )、長鴻( 5506 )、雙喜( 5516 )等營造股均以漲停作收。
雖然多檔營造股股價因大陸對台發包工程消息攻上漲停板,不過,營造業者對能否能因此受惠,則持保留態度。工信工程董事長、同時也是全國營造聯合會理事長陳煌銘即指出,依據經濟部投審會有關赴大陸投資負面表列中,營造業者到大陸參與橋樑、公路等基礎建設都列為禁止項目,甚至大陸的法令對於台灣營造業的看待,也視同外資營造廠,相關條件與大陸國內的營造業者有所不同,因此,在雙方法令上都有所限制下,湖北和寧夏兩地公佈台商可參與的基礎建設推薦項目,對台灣業者來說根本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空中大餅。
陳煌銘更進一步強調,縱使未來在法令上獲得解禁,但執行面仍有許多問題待兩岸政府協商,包括了台灣土木、工程等等相關證照,對方是否承認,台灣營造廠過去的業績及等甲類別等,對方是否承認等等細節。由於這些問題都實質關係到台灣營造業者過去之後能否承攬相關工程、該怎麼承攬等執行面的問題,而這部分爭議還得透過兩岸兩會進一步協商確定後才可能落實,也因此,短期間內恐難見到台灣營造廠商承攬對岸的公共工程。
國內法人則認為,雖然台商可參與大陸重大工程,但隔行如隔山,非營造背景的台商參與機會不大。至於在國內營造廠商方面,參與機會也不大,主要原因在於營造業為地區型的產業,以大陸工程( 2526 )到印度與中工到中東的先前案例來看,由國內跨足到國外市場,至少需要2至3年的時間來解決鋼筋、水泥與相關建材等原物料問題、重大施工機具與瞭解當地法令問題,因此大陸對台發包工程可說是題材面遠大於實質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