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7 20:29
台灣研究團隊與國際合作找到65個新乳癌基因點
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及三軍總醫院共組的台灣乳癌研究團隊,與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醫療團隊合作,最近發現65個新的乳癌基因位置,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11月出刊的世界頂尖科學期刊「Nature」;參與研究的中研院教授沈志陽說,這項新發現有助於未來更精準的預測乳癌的發生,用於精準醫療及個人化治療,對於乳癌預防及治療幫助很大。
高醫團隊與沈志陽7日在高醫大發表這項殊榮,沈志陽說,2006年台灣乳癌研究團隊與劍橋大學醫療團隊合作,以歐亞(包括台灣)25萬名罹患乳癌及健康婦女為研究對象,10多年來,從65萬個基因點生物晶片當中,已陸續發現150個乳癌基因位置,包括新發現的這65個基因點。
參與研究的乳癌權威、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說,乳癌高居台灣婦女癌症首位,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乳癌患者,除了已發現的乳癌第1型及第2型變異基因,導致60%至80%會得乳癌外,有9成乳癌的致病原因不明,台灣臨床醫師10多年來共收集2000名乳癌病例及2000名健康婦女,參與國際合作研究,共同找到新的乳癌基因位置,並發表於「Nature」雜誌。
沈志陽說,這些乳癌基因點有好有壞,突變的基因數愈多,罹癌乳癌的風險就愈高,新發現可做為未來婦女乳癌危險性評估參考,也可進一步了解這些基因的功能,及對付乳癌的方法,例如發展預防乳癌策略或治療藥物。
侯明鋒更指出,未來找到乳癌基因位置的功用,可以知道那些基因與那些藥物有關,可以更精準用藥治療乳癌。
這次參與國際合作的國內乳癌研究團隊包括三總醫師俞志誠、中研院生醫所教授沈志陽及高醫大體系醫院,成員有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莊捷翰,大同醫院副教授陳芳銘、高理鈞,高醫附院主任歐陽賦、醫師甘蓉瑜、巫承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