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1-01 09:14
《基金》海外股債平衡基金,陸績效傲人
【時報-台北電】陸股今年熱鬧滾滾,MSCI中國指數今年來強漲逼近五成,帶旺大陸平衡型基金淨值和績效表現。觀察投信發行176檔投資海外的股債平衡型基金中,淨值創新高約26檔,若以今年來績效表現來看,前九檔皆為大陸相關基金。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分析,大陸股市今年來啟動一路上漲的牛市格局,讓投資人對陸股重返長升軌道重拾信心,然而,歷經過去幾次大幅震盪洗禮,投資人更加留意波動風險的控管。此時若能採取股債雙拼策略參與,不但能有效緩解市場一旦大幅震盪帶來的困擾,還有機會享受到大陸長線走升帶來的資本增值機會。
應迦得指出,觀察過去牛市期間,陸股總是一路震盪走高,但波動也是難以避免,因此為了抓住陸股反覆波動中的多頭行情,建議從聚焦中國「高息A股」和「淨外債」的中國平衡基金下手,不僅有債息當後盾,更有高息收益護體,透過強化收益來降低投資大陸的波動風險,可有效降低波動,攻守兼備的特質能參與陸股牛市契機。
經驗也顯示,投資人若過去三年採用「60%高息A股+40%境外債」策略累計報酬超過81%,明顯領先單純投資滬深300指數逾67%漲幅。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在美股頻創新高、帶動全球投資氣氛樂觀,加上市場資金豐沛,且投資人風險偏好仍在,有利陸股後市表現,再者,大陸基本面表現企穩,企業獲利表現亦持續改善,也有助於為股市表現提供支撐,在投資布局方面,持續看好必須消費、金融與新能源相關類股。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表示,十九大落幕,國際資金透過滬、深股通加速進入A股,而來自大陸的資金也簇擁港股,港股通資金近期占港交所成交比例已超過15%,從交易量來看,大陸投資者資金已成為港股主要交易來源之一。
從資金面來看,港股及A股各有利基及資金偏好,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大中華股票型基金,同時掌握主動出擊。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