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7119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09-03 16:59

北韓飛彈發展大事紀

地震監控單位測量到北韓主要核試場附近,今天發生規模6.3的「爆炸」,是北韓第6次核子試爆。法新社整理北韓飛彈發展重要日程如下:
●1970年代晚期:開始研發蘇聯飛毛腿B型飛彈(Scud-B),射程300公里,並於1984年試射。
● 1987-1992年:開始開發改良型飛毛腿C型飛彈(射程500公里)、射程1300公里蘆洞(Rodong-1)、2500公里的大浦洞一號(Taepodong 1)、3000公里的舞水端飛彈(Musudan-1)和6700公里的大浦洞二號(Taepodong 2)飛彈。
●1998年8月:試射大浦洞一號飛越日本,北韓稱之為發射衛星,但美國和其它國家都說這是飛彈試射。
●1999年9月:試圖改善與美國關係期間,宣布暫停長程飛彈試射。
●2000年7月12日:第5回合美國和北韓飛彈談判,因北韓要求每年10億美元交換暫停出口飛彈,談判沒結果。
●2005年3月3日:北韓恢復試射長程飛彈,指責布希政府行「敵意」政策。
●2006年7月5日:北韓試射7枚飛彈,包括長程大浦洞二號,發射40秒後爆炸。
●2006年10月9日:北韓首次執行地下核試爆。
●2009年4月5日:北韓試射長程火箭,飛越日本落在太平洋。北韓說是企圖送衛星上軌道,但美日韓視為掩飾試射大浦洞二號飛彈。
●2009年5月25日:北韓進行第2次地下核試爆,威力較第一次強大數倍。
●2012年4月13日:北韓試射長程火箭送衛星上軌道,但衛星很快爆炸解體。
●2012年12月12日:北韓發射多節火箭,成功將地球觀測衛星放上軌道。
●2013年2月12日:第3次地下核試爆。
●2016年1月6日:第4次地下核試爆,並說是氫彈,但大多數專家都質疑這種說法。
●2016年3月9日:金正恩宣稱北韓成功將熱核彈頭微型化。
●2016年4月23日:試射潛艇發射彈道飛彈(SLBM)。
●2016年7月8日:美國和南韓宣布計畫部署先進的飛彈防衛系統「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 俗稱「薩德」)。
●2016年8月3日:發射彈道飛彈,首次直接落入日本經濟海域。
●2016年9月9日:第5次核試。
●2017年3月6日:發射4枚彈道飛彈,說是為了要攻擊在日本的美軍基地而做的演練。
●2017年3月7日:美國開始在南韓部署薩德。
●2017年5月14日:發射彈道飛彈飛行700公里落入日本海。分析家說,估算其射程達4500公里,關島也在範圍之內。
●2017年7月4日:試射彈道飛彈,分析家說,阿拉斯加在射程範圍內。平壤後來表示,這次試射「火星14型」(Hwasong-14)洲際彈道飛彈是個「里程碑」。
●2017年7月28日: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理論上射程約1萬公里,也就是可以攻擊美國本土大半面積。
●2017年8月26日: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9日: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並落入太平洋。南韓表示,這枚飛彈飛行約2700公里,最大高度約550公里。
●2017年9月3日:北韓第6度核試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