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04-24 10:25

當沖降稅/被遺忘的代價…一年估10億

當沖降稅/被遺忘的代價…一年估10億
2017-04-24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王皓正、周克威/台北報導
當沖降稅遺漏權證發行商避險的部分,引發許多市場參與者不平,因為權證的動態避險作業相當專精、並屬於當沖形式的一種,而「被遺忘」的代價,每年可能高達10億元,讓許多經營壓力不輕的權證發行商徒呼負負。
大型權證發行商指出,權證分成認購、認售,當現股的股價每日在盤中出現波動時,權證發行商都需分別動態買進、或賣出該檔股票的避險部位。簡單來說,這就是動態的當沖(避險)。因此,此次稅制修改被遺漏,對權證發行商來說,無異於加重原本已相當沉重的經營壓力。
由於政策上為活絡股市推出相關措施,以吸引內資回流,但也因此,回流的許多大戶、中實戶在現階段操作,都會先卡位權證、再點火現股。再加上台股程式交易盛行,有時認購權證因避險而來的現股買單,已被迫成為另一股大戶點火的買盤,但隨後的當沖動作還享有稅制優勢,甚至再運用認售權證來擴大獲利、對權證商形成第二道傷害力道下,許多權證商面臨虧損的壓力並不輕。如果,當沖稅制不能納入權證券商的動態避險,對權證券商經營並不公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