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堂堂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7-04-07 09:27

怕長不高 睡前不要吃甜食!

孩子長不高,父母擔心是生長遲緩,醫師表示,「身材矮小」一般定義為身高所在的百分比低於正常族群的30%,且預估成人身高低於「標的身高」5公分,或在小學期間每年長高小於4公分。若小朋友的身高有上述3種情形,就需要即早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協助評估。
染色體異常、慢性疾病都容易長不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顏瑞龍表示,人的一生中有2個階段是屬於快速成長期,第一個是在嬰幼兒期,也就是3歲內的成長,另一個是青春期。而在3歲到青春期間,成長的速度就趨於緩慢,然而最起碼每年也會有4公分的成長。
身材的高低和遺傳有密切關係,例如父母均為150公分,自然不太可能生出200公分的長人子女。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包含,染色體異常、特殊症候群及軟骨生成不良症;慢性疾病如如先天性心臟病、血液病、腎臟病、氣喘等;內分泌異常如「生長激素缺乏」及「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常會有骨齡落後現象。
日常3事項要注意
另外,若女生身材十分矮小,常需作染色體檢查,以排除罹患少了一個X染色體的「透那氏症」;生理性身材矮小的病人佔所有求診病人的2/3,又可分為家族性矮小及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家族性矮小的小朋友身高雖然在3%以下,但有正常生長速度,且骨齡等於實際年齡;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的小朋友生長速度正常,但骨齡小於實際年齡,青春期也較晚出現,但最後身高可達到「標的身高」,屬於「大器晚成型」。顏瑞龍醫師強調,想要長高,日常生活上要注意事項:
1) 運動/
每天至少30分鐘以上、每天日曬10-15分鐘可以增加生理性維他命的生成。建議每天跳繩500下。以跳躍、伸展性、高強度運動尤佳,訓練下半身的負重、有氧運動,像是跑步、打球、跳繩,騎腳踏車等。避免負重運動,如舉重、舉啞鈴等。
2) 睡眠/
盡量於夜間10點以前上床睡覺。
3) 均衡的營養/
均衡的補充營養素,如:鈣質,多吃小魚乾、胡蘿蔔、黃豆芽及菠菜。含鋅食物多吃:牡蠣、蝦子。睡前避免過量甜食、每天至少要喝500c.c.牛奶,餐與餐之間不要吃油炸食物和甜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