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01-03 15:39
美高收債 今年發燒星
美高收債 今年發燒星
2017-01-0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政策啟動,使得公債殖利率高點一度來到2.64%,接近市場預期2017年底利率水準,不少債券投資人憂心信用債發生泡沫,使得整體債市氛圍偏弱。不過,根據調查,美國高收益債仍是2017年投資人最看好的資產資產。
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12月以來轉為上揚,2016年來累積漲幅將近17%,而整體境內外高收益債基金平均漲幅達一成,顯示升息確立後,債市表現止穩,高收益債券也迅速回神。
觀察42檔境內外共同基金表現,2016年12月以來績效表現已全數回神轉正,平均上漲2%;以2016年全年報酬前五強來看,瀚亞即有兩檔基金上榜,其他亦包括野村、富蘭克林、施羅德基金在列。
根據美林美銀全球債券投資人最新調查,投資人對於各類固定收益資產的風險調整後收益,亦以美國高收益債看好比例最高。風險調整後收益是指將風險因素剔除以後的收益指標。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認為,以過去經驗來看,當美債殖利率大幅上升時,的確將趨使高收債ETF及基金資金流出,但通常只是短期現象,長期投資者反而因收益提升而增加布局高收債,若利率走高代表景氣回升對高收債反而是利多,高收債利差收斂將抵銷利率走升的影響。
高收益債市仍有利多,包括能源價格反彈、違約率下滑、利差小幅收斂及川普政策有利於企業投資與信用債市等,這也是債券投資人持續看好2017年報酬空間的主要原因。
聯博高收益債券投資總監葛尚.狄斯坦費(Gershon Distenfeld)表示,在經濟加速成長、通膨增溫的環境將相對有利於高收益債券殖利率較傳統債券高、風險也偏高的資產表現。而且,美國經濟表現穩健以及部分川普的政策,可望為高收益債券帶來上檔空間,因此建議投資人維持布局高收益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