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金牌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2-15 05:51

目標報酬7到10% ETF組合基金夯

美國聯準會今(15)日凌晨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市場普遍認為,升息號角響起,代表景氣時鐘由「資金行情」轉向基本面成長的「景氣行情」,為了擁抱景氣交棒的投資時代,國內投信業者罕見地在12月中旬同時募集3檔基金,更有業者找來壽險操盤手,打造ETF組合基金,將目標報酬率設定在7%到10%,引發市場關注。
近年來,投信業者積極為投資人做好資產配置,多元布局的基金跟著興起,從最新公布的11月境內規模前十大類型基金,跨國投資股票型、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雙雙縮水,投資人轉抱跨國投資平衡型、跨國投資組合型(平衡型)基金,股、債及其他資產同時兼備已經蔚為風潮。
只是要同時操盤、研究多樣資產並非易事,過去壽險業經常向投信「借將」,挖角績效優異的基金經理人,肩負起動輒新台幣百億以上的資金操盤任務,但隨著全球景氣回溫,國內投信業出現「逆挖角」的現象,譬如下周一(19日)開募的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便找來有超過20年投資研究經驗的前國泰人壽操盤手歐陽渭棠,提供法人等級的投資服務。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全球揮別通縮時代,寬鬆貨幣政策堆起的資金行情準備進入尾聲,接下來會逐漸由景氣行情接棒,回到通膨和經濟同步成長的階段,投資人不妨可以考慮以ETF組合型基金,加碼能受惠經濟成長的股票,但對利率敏感的債券仍然應適度布局,降低資產的波動。
以過去40年MSCI世界指數為例,年化報酬率7.2%,年化波動度達14.6%,以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所訴求的目標「要有股票的報酬,但不要股票的高風險」,該基金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可能落在7%到10%,波動度有望降到8%到12%。
歐陽渭棠指出,從過去在壽險與投信研究的經驗,可發現機構法人投資時,除了追求合理風險下的報酬,同樣重視流動性,這也是ETF組合型基金的一大優勢,ETF就像是上市的股票,容易變現,不論市場如何變化,都可以因應狀況調整整體的投資組合布局,對於多數投資人而言,法人這一套投資邏輯頗具參考價值。
操盤上,歐陽渭棠將打破門戶之見,不受限於自家產品,而是從全球超過5,000檔ETF中,挑出對投資人最具獲利機會的組合,以著眼於5到10年的「長期策略」,初步規劃為股票型ETF占4成、債券型ETF占4成5、其他類型ETF則是占1成5;同時搭配中、短期策略,採取多空操作,增加投資彈性,當資產價值評估偏貴的時候,增持反向型ETF,超跌的時候則會增持槓桿型ETF。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