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7-19 07:29

讚美,所有來到我們眼前的人

讚美,所有來到我們眼前的人
在希臘羅馬神話中,有位名為皮格馬利翁的雕刻家,他愛上自己雕刻出的完美女性雕像,對其萌生了愛慕之情並每天與其對話,久而久之雕像被其感動而變成真人,並與之共結連理。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 (Robert Rosenthal)與雅格布森(Lenore Jacobson)將這神話運用於心理學,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或音譯為「畢馬龍效應」,意指心中如何相信就會如此成就,也就是說人們會在不自覺中接收他人的影響與暗示,當我們讚美他人時,受讚美者會因接收到這積極的期望而表現得更好,藉由讚美的力量開創更大的人生價值。
讚美代表對自己的全然接納
畢馬龍效應特別適合被運用在教育方面,正面的肯定與讚美會使孩子感受到鼓勵並有超水平的表現。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曾進行一個實驗,他們隨機將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並告知老師實驗組的孩子智商較高,老師因而設計較艱難的課程並花較多時間在實驗組身上,一年後實驗組的孩子果然成績上都有極大進步,且各方面表現優異。
這些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期待與肯定,因而變得更加自信並發揮個人的極大潛能,而老師也因其優異表現更深信這些孩子天賦異稟,形成教學上的良性循環。但相反地,如果孩子只因偶然間犯的錯誤而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暗示也可能引導孩子相信自己是不良少年而自我放逐。
畢馬龍效應也可運於用職場上,管理者若激勵部屬他們是被看重且能勝任挑戰,部屬的自信會增加且鬥志被激發,通常都能超越管理者的期許並做得更好。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9501&from=line
讚美是最好的激勵方法。如果所有來到我們眼前的人,我們都能看到他的完美並給予讚美,這也代表我們對自己的全然接納。懂得讚美的人不會羨慕別人的光鮮人生,因為在對他人的讚美中,我們看到他人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在對自己的讚美中,我們接納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在讚美的力量中,我們體悟到一切都是最完美的安排,在全然信任與接納中我們交託自己,臣服並感恩生命的美好規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