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7-13 06:58
理財兩訣竅 老來不愁
理財兩訣竅 老來不愁
2016-07-13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兩岸三地投資人一致認為千萬資產是退休金目標,但面對現實的各種開銷,似乎遙不可及。專家建議,優先把握及早開始、定期定額兩大原則,再隨需求變化調整投資組合,提高資產累積效率。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根據調查結果,「千萬退休金」已成為兩岸投資人的理想財富門檻,但定存卻被視為主要理財工具之一,以工作40年,退休金目標為1,000萬元推算,每月至少要存2.1萬,追求更高的金額目標,單月存款甚至上看3-4萬,對投資人來說,可能形成不小負擔。
存款固然安全,但想增加累積資產速度,一定要多管齊下。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首要掌握及早規劃、定期定額兩大方向,趁早開始在每月薪水扣除必要花費後,撥出固定資金用來定期定額投入投資標的,一些商品如基金可選擇定期扣款功能,延續紀律便能累積資產。
初期投資人對於市場不熟悉,專家建議透過全球股票型基金,網羅全球各地的投資機會,投資風險也低於個別股票、單一市場。若有餘裕新增其他資產,或年紀增長需要加快資產累積速度,建議可以增持成長型/利基型股票、外幣、平衡型或區域股票型基金等。
配置比例方面,以基金為例,劉玲君指出,年輕時可承擔風險較高,核心的股票型基金最高比重占一半,進入壯年期,因為家庭支出增加,風險承受度不應跟年輕時相當,宜減低股票比重至三成,提高穩健型的債券、多元資產基金至四成水位。
將屆退休的族群,為了守護幾十年來累積的資產,應將資產安全性放在第一,建議減持股票、增持債券,股票部位最好降至一成,並可擅用配息型基金爭取收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