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16-06-15 17:09

2016/06/15光二極體產業...聯亞/光環/全新/華星光/聯均

本帖最後由 Karen 於 16-06-15 18:21 編輯
受惠寬帶中國(固網)與Data center(資料中心,雲端處理)的蓬勃發展,台灣光通訊二極體產業(FP LD/DFB LD/PD/APD)2014年開始迎來等待多年的春天,但經過2015年的爆發後,2016年卻是好壞分明,擠進資料處理的廠商(台廠目前只有聯亞)獲利前景仍看好,但只集中於寬帶中國市場的廠商卻有可能面臨強烈的競爭,因為引爆2015年光二極體供不應求的原因是因為中國聯通1700萬組的固網建設,中國固網建設毛利約20~30%(主要是pon系統,1.25G/2.5G是主要產品,10G少數)與資料中心40~60%(10G以上)的毛利有差距,故很多美國廠商並不介入這一塊,而大陸市場主要產品供應者日本三菱又不願意擴產,所以台灣廠商得以有機會填補這一段市場的空白!
2016年中國移動宣布要建設2000萬組固網,很多人認為又會給光二極體產業帶來大爆發,其實不然,原因是2015年台廠進行了一波擴產,同時除了日本三菱(產品線最完整1.25G~10G,價格也不高,品質最穩定),日本NEC,美國AOI,英國,立陶宛,韓國多家廠商也相繼擴產投入中國市場,所以它不再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恐怕毛利會在競爭下進一步下滑!中國業者要在這一市場搶得一席之地還很難(中國業者大都是向國外購買晶片封裝成TO,本身晶片能力仍薄弱),三安光電雖希望合併寰宇取得技術,但寰宇在這方面是屬於落後者(寰宇的影響應該在PA,但也沒啥好怕的)所以目前不需考慮!
聯亞產品線完整,10G以上產品最早通過認證,又引入矽光技術,切入資料中心產品供應鏈,主要提供裸芯,與中國廠商是上下游關係,是台廠目前唯一有能力打世界杯的廠商,業績仍逐步上升,大戶持股成本約在460,短線已接近前波頸線位置,要介入應等拉回,但目前拉回空間並不大,目前個人純欣賞,但它是一檔在未來兩三年仍有成長動能的股票,400元以下應有套利空間!
全新,全球前三大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磊晶廠,由PA跨足PD/APD產品,但PD/APD產品相較LD產品門檻低,競爭者多,對全新應該是面子產品,獲利不可能大增,但它本身磊晶就是寡占產品,未來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5G)成長性看好,大戶持股成本約在42,籌碼穩定,但個人覺得估值偏高!若有機會回到35~40,應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目前還是欣賞就好!
光環,大多是1.25G/2.5G產品,10G產品是代工封裝,產品主要是TO也有賣裸芯,它在PD產業上應是中國市場第一市占,雖然產品單價低,但因為量大,成本比陸廠還低,所以競爭力極強,可惜產品仍未能打進高階的資料處理供應鏈,15年是獲利高峰,今年獲利雖減但減資後EPS與去年相近,大戶持股成本約58,短線籌碼中性若有回測本波低點可以關注,適合區間操作,長線持有風險較高!
華星光大多是1.25G/2.5G產品,10G以上產品送樣,認證尚需時間,但它的產品線從TO-CAN,到Transceiver與大陸廠商有合作又有競爭關係,所以這次它的業績衰退最多,短線雖有反彈但籌碼仍未止穩,套牢壓力最重,此檔若要介入,應等它高階產品通過認證並量產,不然應先觀望!
聯均,封測廠,日本三菱,美商AOI的主要供應商,除了LD封裝外(65%),還有其他封測業務,所以業績仍看好,但弱于聯亞與全新,因是封測廠所以本益比不高,大戶持股成本約122,目前籌碼仍不穩定,押回成本區再觀察,區間操作,長期持有不是首選!
以上個人淺見若有疏漏請不吝指正,請勿當作操作參考,盈虧自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